何為共同侵權?
我國法律一直沒有明確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只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究竟意思共同,還是行為共同,并未明確。因而,長期以來,無論是實務界還是學術界,對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問題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主觀說認為,共同侵權須以數個侵權人存在共同故意為前提,沒有共同的故意,不構成共同侵權,當然不能承擔連帶責任。主觀說將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完全排除在共同侵權之外,實務中比較容易操作,但對受害人的保護不利,因為是否存在共同故意是侵權人之間內在的心里活動,讓受害人舉證證明侵權人存在共同故意實在太難,甚至不可能,所以主觀說備受批評。客觀說強調,只要數個侵權人實施了侵權行為,并共同導致同一損害結果的發生,不論各侵權人之間有無意思聯絡,均構成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客觀說無疑對受害人的保護十分有利,但往往要加重部份侵權人的責任,有失公平價值觀。
為此,《解釋》為彌補法律空白,在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承擔連帶責任。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解釋》首次將共同侵權行為的內涵以司法解釋的形式確定下來,分三種情形:一是共同故意,二是共同過失,三是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了同一損害后果。在充分肯定了主觀說的基礎上,將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中,侵權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情形剝離出來,規定為單獨侵權,即“多因一果”,承擔按份責任。但審判實踐中,對于前兩種情形的認定并不難把握,而對于具體案件中區分數個侵權行為是直接結合還是間接結合,即屬于共同侵權還是“多因一果”問題仍存在較大分歧。
筆者通過近幾年的審判實踐,認為區分直接結合還是間接結合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予以把握:
一、因果關系的種類不同。直接結合中,各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種類是相同的,都是導致損害發生的直接原因。而間接結合中,因果關系的種類是不同的,其中只有一個或一部份行為是導致損害發生的直接原因,其它行為只為損害結果的發生創造了條件,是損害發生的間接原因。
二、因果關系的性質不同。直接結合中,因果關系的性質相同,各侵權行為違反的都是同一義務。而間接結合,因果關系的性質一般是不同的,各侵權行為違反的義務是不同的。
三、竟合方式不同。無論是直接結合,還是間接結合,損害結果都是同一的,表現為一種竟合,但直接結合表現為原因竟合,而間接結合表現為行為竟合。
四、損害結果是否可分。直接結合中,各侵權行為凝結為一個加害整體,產生的損害后果無法區分;而間接結合中,各侵權行為只是偶然結合,產生的損害后果是可以分割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