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存在缺陷怎么快速救濟
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產品如果存在質量缺陷的,快速救濟的措施包括,未造成人身損害的情況下與經營者協商賠償退貨事宜,造成人身損害的,可以立即報警處理。
相關法律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二條?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產品缺陷經營者和生產者的責任
在產品侵權責任中,最重要的是確定承擔責任的主體問題。在產品侵權責任中,第一位的責任主體就是生產者和銷售者。
在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究竟應當由誰承擔責任,通例是依照受到缺陷產品損害的受害人的主張確定。受害人可以起訴生產者,也可以起訴銷售者。銷售者和生產者只要被起訴,不論其是不是產品缺陷的形成之人,只要消費者取得的產品確實存在缺陷,被起訴的一方就應當承擔侵權民事責任。因此,“最近”規則是: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受害人可以選擇距離自己“最近”的請求權行使。
產品侵權賠償責任的最終承擔者,應當是產品缺陷的造成者,是誰造成的缺陷,就由誰最終承擔責任。
因此,“最終”的規則是:一是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要求追償。
二是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產品如果存在質量缺陷的,快速救濟的措施包括,未造成人身損害的情況下與經營者協商賠償退貨事宜,造成人身損害的,可以立即報警處理。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調解醫療糾紛怎么解決
2021-02-27謊報警情“搞事情”?后果很嚴重!
2021-02-24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