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財類案件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
一般的涉財類案件沒有精神損害賠償,但是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的,物品所有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二、精神損害賠償案件分類:
(一)、可賠償性精神損害
依據是否具備精神損害賠償法規定的賠償責任構成要件,可將精神損害賠償分為可賠償性精神損害和非可賠償性精神損害。可賠償性精神損害指依法構成精神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的精神損害。否則,即非可賠償性精神損害。
精神損害可賠償性的判斷標準是個難題。誠如歐洲學者在侵權行為法中認為的那樣:“只有在避免了過分的責任時,才能作為有效的有意義的和公正的賠償體系進行。”各國原則上都以法定為限。我國臺灣學者也認為“可賠償性精神損害指生理上或心理上所受之痛苦,且以法律之規定可以獲得賠償之痛苦者”。但是我國精神損害賠償相關法律只是規定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大致范圍,對于可賠償性的規定在2001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第八條規定了“造成嚴重后果的”可判令賠償。“嚴重后果”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如何認定呢?
可賠償性應以中性第三人的標準認定。具有可賠償性精神損害往往表現為精神痛苦,而精神痛苦十分抽象。首先,是否痛苦難于認定。憂郁、絕望、怨憤、失意、悲傷固然有時反映精神痛苦,但這些詩人頻繁使用的詞匯顯然不適用于法律。更何況還有“落第舉子哭是笑”等假象。其次,同樣的精神損害造成的痛苦因人而異,嚴重程度也各有不同。關-公刮骨療毒還能若無其事地下棋,可林*妹無意的片言支語就會悲天憫人痛不欲生。因此不能以當事人的主觀標準認定精神損害。中性第三人標準也即以普通正常人的標準判斷精神利益的損害是否達到“嚴重程度”,不以當事人的主觀感受為準,甚至在當事人不知曉的精神損害存在的情況下都可認定。在審判中,法官依據經驗法則予以認定。
(二)、非可賠償性精神損害
不可賠償性精神損害主要有以下幾類:
1.法律事實以外的原因導致的精神損害。例如自然災難、失戀(違反婚約除外)、特別偏好的價值(如為崇拜的偶像跳樓自殺而悲痛)等。
2.損害主體非當事人且與當事人無特定的法律關系。如目睹血淋淋的兇殺或交通事故現場所致精神損害。
3.較低層次的精神不快或不適。由于社會發展水平及法治程度不高及其他各因素,這些精神損害不能或不可能得到法律救濟。如就餐時服務態度不好或飯菜久待不至。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法制的健全這個范圍將逐步縮小。
4.不具備精神損害賠償構成要件的法律事實造成的精神損害。例如,侵權所致的精神損害賠償要件一般為:侵權行為、嚴重的精神損害、侵權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及加害人的主觀過錯,缺其一則不具有可賠償性。
(三)、侵權精神損害
精神損害依據損害行為的性質不同劃分為侵權精神損害和違約精神損害。
侵權精神損害指因加害人的侵權行為導致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我國在這方面的制度相對較為成熟。侵權精神損害依據侵害對象的不同分為侵害人格權精神損害、侵害身份權精神損害、侵害特殊財產權的精神損害。
違約原則上不發生精神損害賠償,但違約行為導致的精神損害廣泛存在。另外在遵守違約無精神損害賠償的同時,大多數國家在立法或判例中肯定了特定合同的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我國許多學者也對之持肯定態度,梁*星教授主持起草的《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第916條規定違約損害賠償請求權中包括“非財產損害”內容。
(四)、違約侵權損害
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根據是否發生責任競合又可分為競合違約精神損害和特定合同違約精神損害。競合違約精神損害同侵權精神損害,只是也可通過違約賠償請求權獲得精神損害賠償。特定合同違約精神損害還可以依據合同目的不同分為以獲得滿足為目的的合同違約精神損害和以消除痛苦為目的的合同違約精神損害賠償。以獲得精神滿足為目的的合同如旅游合同。以消除痛苦為目的的醫療服務合同(不構成侵權)。該分類可由下圖示意:(圖略)另外,可依據損害事故是否直接作用于受害人分為直接精神損害和反射精神損害;依據對損害賠償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回復原狀精神損害和金錢補償性精神損害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不同的案件,涉及到的精神損害賠償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當事人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賠償。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俊楠,遼寧天同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以409分成績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本溪市第一名)持有律師執業證,中級經濟師,基金從業資格證書。工作認真負責,法學理論功底扎實,思維嚴謹周密,工作期間,代理大量重大疑難民商事訴訟案件,為中國信達遼寧分公司、沈陽華晨專用車有限公司、遼陽志誠房地產有限公司、天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有限公司、龍電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交融國際化工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高田三七種植有限公司提供訴訟爭議解決服務。還曾作為主要牽頭人承辦某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化解項目(項目進行中),該項目涉及前期盡調,后期訴訟的全流程風險化解作業,涉及爭議近100億元,已經為客戶挽回了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履行合同導致對方損失怎么辦
2021-03-10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