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先孕是否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概括如下:
一是自然人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的;
二是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的;
三是侵害死者人格權或非法利用、侵害遺體、遺骨給死者近親屬造成精神損害的;
四是滅失或毀損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損害的。
此外,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成員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這里的損害賠償既包括物質損害賠償,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符合上述范圍內的均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反之則不然。綜上所述,精神損害賠償,實質為自然人因人身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或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受到損害,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前提條件是因為正當權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導致精神受到嚴重打擊。二者需具有因果關系。男女之間的戀愛,是自由發生的,也是出于雙方自愿之前提產生。戀愛關系本身并不具有強制約束力。在戀愛過程中,受到的心理創傷,從客觀角度分析難以判斷對錯,也難以界定過錯方與受害方。同時在法律上,也并無戀愛不成即是由于對方的侵害所造成之定論。因此,法律不承認戀愛關系中斷時,所謂的精神損害賠償或青春損失費,在我國民法中有關精神損害賠償的規定中也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戀愛過程中雙方發生了兩性關系,通常情況下,只要不是在被強迫情形下所發生的,均屬于雙方自愿、自主,無法給予孰對孰錯之判斷。對于具有完全民事法律之行為的成年人而言,此行為并不屬于權利受到非法侵害之行為,一方自然無權要求對方給予“精神損失賠償”。
同樣,因為雙方自愿發生性關系,鑒于生理因素和自然現象,導致女方懷孕也不能證明是女方的權益受到了侵害。戀愛期間懷孕,雖然會給女當事人的身心帶來明顯的變化和影響,但是從法律角度判斷,并不具備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要件。
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上海城鎮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商業拆遷補償面積是不是1賠3
2021-01-28武漢小戶型拆遷補償有福音
2021-02-25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