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撫慰為主、懲罰為輔原則
1、侵權人對受害者的侵害,給受害人造成心靈的創傷,造成精神痛苦,必須通過物質制裁加害人,還受害人以公平和正義,撫慰其受到的創傷的身心。在加害人的侵權行為發生后,法庭判罰其相當數額的賠償,可使侵權人意識到其行為非但不能給自身帶來利益,還會直接導致自身利益的損失,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這種直接的、緣于其行為的物質損失,是將損害變通轉移造成這一損害的負責人自身以應對損害的不良后果,這是社會對公平、公正的內在要求,是對受害人最深刻的撫慰,起撫慰作用的制裁必須要以足夠的賠償金為基礎方能見效。
2、精神損害雖不能以金錢衡量,但撫慰受害人精神痛苦的物質條件是可以用金錢衡量和支付的,這種賠償不是以相當的價值替換特定的損害,而是具有撫慰性,用以填補因損害所造成的精神痛苦的損害,賠償具體化就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金是對人身權受損造成精神損害的民事救濟手段,使受害人感情上的痛苦通過加害人的經濟賠償得到減輕或消除,對受害人起到撫慰作用。通過這種改善外部環境的辦法,幫助受害人克服不法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消極影響,盡快恢復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平和其心境,盡早的步入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軌道。撫慰個人既是穩定社會。但這種撫慰的效果,必須要以足夠的賠償金為基礎才能得以發揮。
(二)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有所限制原則
精神損害賠償中的經濟賠償的本身并不是其真正目的,其真正目的是為了以財產的方式填補受害人的損害,補償受害人遭受的精神損害,撫慰受害人,從而有效遏制致害人再次加害他人的侵權行為。這也是精神損害賠償所具有的人文關懷的內涵。人們對賠償金額的合理期待也應符合社會的一般價值取向,與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國外的高額精神損害賠償案例不乏存在,但這并不符合我國目前的現實國情。目前,我們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不是很發達,公民的經濟收入仍屬偏低。如果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不加以限制,一味滿足受害人的要求,是脫離實際,而且難以執行。與此相反,精神賠償數額過低,不但不能撫慰受害人的痛苦,實際上也起不到補償作用,甚至連受害者的訴訟成本和求治費用都不能彌補。賠償過少,也意味著對致害人的放縱,對其行為的肯定。因此,精神損失賠償范圍和數額只能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去考慮,要在對受害人有效撫慰、對致害人有力懲戒和雙方實際生活水平中考量,從而劃定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從中選擇一個相對的平衡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