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償性。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的方式,來彌補減輕或清除受害人精神上痛苦或創傷。
2、撫慰性。精神損害賠償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財產或非財產方式,使受害人得到撫慰、消除、平復或減輕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和內心創傷。
3、懲罰性。侵權人承擔的財產賠償責任通常表現為向受害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這是對侵權人精神損害不法行為的一種經濟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這種制裁減少侵犯人身權行為的發生,也有助于教育其他人遵守法紀,增強法制觀念,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疑似犯罪可以扭送嗎
2020-12-07處理人事爭議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2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