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問題探討
一、信息網絡傳播權概述
我國對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2001年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對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權利的保護做出反應,將信息網絡傳播權正式寫入法律之中,該法第十條規定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作為網絡環境下產生的新興權利內容,有利于遏制網絡侵權行為,解決網絡侵權糾紛,保護權利人的合法利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這對于我國著作權領域的法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無論是以任何形式發表的作品,無論作品是不是利用網絡第一次發表,只要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其著作權人均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這是《著作權法》為適應網絡的發展,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更好地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而增加的內容。具體來說有如下特征:
二、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行為之構成
傳統侵權行為的四個構成要件是: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過錯、侵權行為的存在、損害事實的存在、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然而,若把侵權行為放在數字環境中,便會出現一些新的情況,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行為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傳統侵權行為的四個要件放在數字環境中并非都是必須的要件,而僅僅是選擇性的要件。這需要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依據具體案件的實際情況加以取舍。
(一)傳統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之一是要求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具有過錯
但在數字環境中,由于有“深層次鏈接行為”的存在,侵權行為人隨時可以通過ISP無限制地進行復制,從而難以認定誰是真正的侵權行為人,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也難以把握。面對這種情況,“知識產權侵權歸責原則從整體上講應為無過錯責任原則,對侵權第一步(未經許可復制,或作為直接傳播的第一步如表演等)利用作品的行為,對未經許可制作、使用等利用專利發明創造的行為,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而對于其它行為、以及對一切間接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考慮‘過錯責任’原則”。這種“區別對待”的方法,同時也為類似百-度侵權案的其它案件提供了一些參考,司法實踐中,對百-度的這種“深層次鏈接行為”多歸結為間接侵權。
(二)傳統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之二是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當然,大多數侵權行為已經對版權人的利益造成了損害,但也有少部分間接侵權可能一時并沒有損害事實的存在,而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帶來損害,就拿“百-度侵權案”來說,百-度的鏈接行為在表面上看并沒有對他人的音樂版權造成損害,而僅僅是提供中介性質的搜索服務,而該案二審也以百-度的勝訴為最終定論。但百-度的這種行為具有“潛伏性危害”的特征,百-度在其網站提供了例如新歌TOP100,TOP幾百大歌手的排行榜等等內容,事實上就是一種間接的侵權行為。在榜單之中,被鏈接歌曲的名稱和演唱者的姓名一目了然。而**公司是不可能授權任何一家網站免費提供其旗下歌手所演唱的流行歌曲的。同時這也可以適用《條例》第二十三條后半段之規定:明知或者應知所鏈接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侵權的,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三)“因果關系法則”已不能在網絡世界中作為一塊“試金石”而普遍采用了
傳統侵權行為理論認為:有因必有果,行為人的侵權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因果關系”,網絡正在考察著這一原則是否符合發展著的需要,在網絡世界已經超出了“因果關系”的法則。如上面提到的百-度侵權案,百-度是否構成間接侵權,或同第三方構成《民法通則》第130條的共同侵權?在實際操作中,間接侵權的認定是極為困難的,“深層次鏈接”所引發的無限制的“復制”行為,也很難拿出一個標準來說誰是直接侵權,誰是間接侵權。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應考慮到兩點:是否合理使用,是否為商業目的。或者換一種角度來說,由于網絡本身極其復雜,難以認定孰為直接侵權人,孰為間接侵權人?因此,在大多數場合下,應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在少數情況下,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對于侵權損害賠償應遵循過錯責任原則,即根據侵權人是否存在主觀過錯以及過錯的性質、程度來確定損害賠償責任。特別是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開支的規定,是根據TRIPS協議增加的,它突破了我國《民法通則》所確認的損害賠償原則的規定,體現了版權保護的特殊性。大多數場合下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也是復雜的網絡環境的具體體現,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網絡版權人的利益。
三、結語
2011年宣判的百-度系列案引發了對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問題的關注和研究,但要認定是否構成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行為,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討論網絡服務商與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關系,就是研究網絡服務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要件,責任承擔,免責事由等問題。這對于我國知識產權法相關理論、實踐問題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此類糾紛的解決提供法律依據,這一問題的研究之路任重而道遠。
在很多時候我們關注到了很多信息在網上進行傳播,都認為傳播并沒有設么壞處,但是還是有很多東西我們需要了解的,在我那個山更有很多的信息也是會有專利的,有可能會導致侵權行為的產生,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閱讀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知識才能保護好自己!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土地流轉給個人可以嗎
2021-01-02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2020年新農村建設,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7房屋買賣合同如何添加拆遷補償款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