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機構對網絡侵權的責任歸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規定,作為網絡侵權責任主體的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者須承擔其相應的侵權責任。網絡用戶作為一般民事侵權主體,其責任承擔方式適用過錯責任制原則。網絡用戶承擔侵權責任須同時具備四項法律要件:
(1)絡侵權損害事實;
(2)絡侵權行為的違法性;
(3)法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的直接因果關系;
(4)侵權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故意或過失)。
根據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分類,網絡服務提供者包括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接入服務提供者和網絡平臺提供者,而其中只有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和網絡平臺提供者承擔侵權責任。
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負責向受眾提供網絡信息的內容,在網絡侵權中的角色相當于網絡用戶,所以承擔網絡侵權責任的方式也與網絡用戶一致,即作為一般侵權主體適用過錯責任制原則。網絡平臺服務提供者是網絡平臺的直接管理者,其特殊的侵權責任主體地位,決定了其侵權責任的特殊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第三款規定:“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上述法條中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即為網絡平臺服務提供者。
二、如何識別互聯網侵權行為
未經本人同意,也未因社會公共利益,網絡用戶利用網絡公開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的,可以認定為互聯網侵權行為。
網絡用戶采取誹謗、詆毀等手段,損害公眾對經營主體的信賴,降低其產品或者服務的社會評價的,可以認定網絡用戶對經營主體構成了侵權行為。
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根據國家機關依職權制作的文書和公開實施的職權行為等信息來源所發布的信息,一般不認定為侵權行為,但是,如果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發布的信息與前述信息來源內容不符的可以認定為侵權行為,以添加侮辱性內容、誹謗性信息、不當標題或者通過增刪信息、調整結構、改變順序等方式致人誤解的,也可以認定為侵權行為,國家機關依職權制作的文書和公開實施的職權行為已被公開更正,如網絡用戶拒絕更正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不予更正的,或仍然發布更正之前的信息的,可以認定為侵權行為。
三、發現互聯網侵權行為后如何及時采取措施維護合法權益
發現了網絡侵權行為后,可以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投訴,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侵權信息等必要措施,防止網絡侵權行為的影響及損失進一步擴大,一般的網絡服務提供者都在網站上有公布的投訴方式及投訴步驟以方便被侵權人進行投訴。投訴盡量采取書面形式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公示的方式,投訴內容應包含以下內容:
(一)通知人的姓名(名稱)和聯系方式;
(二)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網絡地址或者足以準確定位侵權內容的相關信息;
(三)通知人要求刪除相關信息的理由。如果被侵權人本照息事寧人的考慮處理侵權事件的話,網絡服務提供者刪除侵權信息,基本上也就實現了維權目標。
如網絡服務提供者對刪除侵權信息采取消極、拖延的態度,或對被侵權人的投訴置之不理,或網絡服務提供者根本就沒有公布投訴方式,被侵權人只能采取去人民法院起訴的方式維權,被侵權人可以在被侵權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無需必須去網絡服務提供者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這樣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又能消除異地維權帶來的交通、時間、經濟成本等各方面的不便利。
如侵權行為過于惡劣,被侵權人可以要求追究網絡用戶的侵權責任,讓侵權者付出應付的代價。被侵權人可以去人民法院起訴網絡用戶,要求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賠償損失。
根據目前人民法院的立案規定,起訴需要知道網絡用戶確切的身份信息,如果不知道的話無法立案審理,這種情況下,被侵權人可以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提供網絡用戶的信息,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無法提供,被侵權人可以起訴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侵權責任。
為更大限度地維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被侵權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及合理的律師費可以作為被侵權人的財產損失,要求侵權人進行賠償,這樣大大降低了被侵權人的維權成本。
此外,法律還規定,在被侵權人因人身權益受侵害造成的財產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無法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案情在50萬元以下的范圍內確定賠償數額,這樣大大減輕了被侵權人的舉證責任,更加有利地維護了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機構應對網絡侵權的作用也不能采取過激的措施處理,目前的法律制度基本上可以維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大家可積極采取法律的措施打擊網絡侵權行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對于網絡侵權的法律責任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被侵權人有權告知網絡服務提供者其被侵權情況,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接到通知后,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對侵害狀態予以制止;
第二個層次,被侵權人有權告知網絡服務提供者其被侵權情況,而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接到通知后,仍怠于采取措施致使產生更大損害的,對損害擴大部分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個層次,當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或應當知道其網絡服務已被非法利用而仍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侵權人承擔全部損害的連帶責任。上述三個層次的分析表明,因網絡平臺服務提供者的管理疏忽導致侵權損害發生的,網絡平臺服務提供者和網絡用戶具有共同過錯,構成共同侵權,須承擔侵權損害的連帶責任。
面對網絡侵權的現象,我們不應該逃避,從而導致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合法的方式以維護屬于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律霸網為您提供律師在線服務咨詢,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左娜律師,系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律師。山東大學法學系本科畢業,法學學士。2012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青島市市南區檢察院實習工作,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見習工作,2014年9月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在實習工作中,將法學理論與法學實踐相結合,為執業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自2014年從事律師工作以來,本著對律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委托人認真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地辦理經手的每一個案子,獲得了當事人的好評。
二手房交易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2021-03-06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