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盜版犯罪量刑出臺明確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11日聯合公布了一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十六條”意見,再次彰顯了打擊此類違法犯罪的決心和力度。
《意見》共十六條,主要對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管轄,行政執法部門收集、調取證據的效力,抽樣取證和委托鑒定,犯罪構成要件的認定等問題予以了進一步明確。
《意見》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他人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美術、攝影、錄像作品、錄音錄像制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傳播他人作品的數量合計在五百件(部)以上的;
(三)傳播他人作品的實際被點擊數達到五萬次以上的;
(四)以會員制方式傳播他人作品,注冊會員達到一千人以上的;
(五)數額或者數量雖未達到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標準,但分別達到其中兩項以上標準一半以上的;
(六)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在商標侵權案件中,怎樣認定“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往往缺乏統一明確的標準。對此,《意見》規定“改變注冊商標的字體、字母大小寫或者文字橫豎排列,與注冊商標之間僅有細微差別的;改變注冊商標的文字、字母、數字等之間的間距,不影響體現注冊商標顯著特征的;改變注冊商標顏色的;其他與注冊商標在視覺上基本無差別、足以對公眾產生誤導的商標。”都應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是否經過著作權人許可是衡量構成侵權犯罪的一個重要條件。對此,《意見》規定,有證據證明涉案復制品系非法出版、復制發行的,且出版者、復制發行者不能提供獲得著作權人許可的相關證明材料的,就可以認定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是,有證據證明權利人放棄權利、涉案作品的著作權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或者著作權保護期限已經屆滿的除外。有關專家認為,《意見》的發布實施,對于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主導作用,提高中國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水平,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于網絡我們應該有正確的態度,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如果您對于上面知識還有什么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什么證
2021-02-21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南京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