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侵權如何保護自己
如果自己的權益受到嚴重的侵害,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一、非法刪帖的用戶和網站承擔連帶責任
最高法新聞發言人孫*工表示:“以非法刪帖服務為代表的互聯網灰色產業之所以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聯網技術的不對等性。”《規定》從民事責任角度對非法刪帖、網絡水軍等作出規制,第十四條明確:“被侵權人與構成侵權的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達成一方支付報酬,另一方提供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服務的協議,人民法院應認定為無效。擅自篡改、刪除、屏蔽特定網絡信息或者以斷開鏈接的方式阻止他人獲取網絡信息,發布該信息的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接受他人委托實施該行為的,委托人與受托人承擔連帶責任。”
二、過錯認定更加嚴格
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以及由此產生的自媒體發展迅猛,在信息傳播的形態上,以社交網絡為媒介的轉載等二次傳播,影響巨大。針對這些特征,《規定》第十條對轉載網絡信息行為的相關問題作出規定:“人民法院認定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轉載網絡信息行為的過錯及其程度,應當綜合以下因素:
(一)轉載主體所承擔的與其性質、影響范圍相適應的注意義務;
(二)所轉載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權益的明顯程度;
(三)對所轉載信息是否作出實質性修改,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標題,導致其與內容嚴重不符以及誤導公眾的可能性。”
三、個人基因、病歷等隱私不得隨意公開
《規定》第十二條作出規定:“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公開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被侵權人請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一)經自然人書面同意且在約定范圍內公開;(二)為促進社會公共利益且在必要范圍內;(三)學校、科研機構等基于公共利益為學術研究或者統計的目的,經自然人書面同意,且公開的方式不足以識別特定自然人;(四)自然人自行在網絡上公開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開的個人信息;(五)以合法渠道獲取的個人信息;(六)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另有規定。”
四、侵權造成財產損失最高可賠50萬元
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維權成本高,利用網絡侵害他人人身權益的違法成本過低的現實,《規定》加大了被侵權人的司法保護力度。
《規定》第十八條明確規定:“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可以認定為侵權責任法第二十條規定的財產損失。合理開支包括被侵權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具體案情,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范圍內。被侵權人因人身權益受侵害造成的財產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無法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案情在50萬元以下的范圍內確定賠償數額。”
以上的內容,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網絡侵權的保護措施,希望能夠對您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您在這方面還有什么其他不清楚的地方,您可以直接來電咨詢律霸網網站的在線律師。他們會耐心為您解答疑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哺乳期婦女能拘留嗎
2020-12-16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已經財產保全房屋拆遷款怎么辦
2020-11-17搬遷補償款可以彌補以前年度損益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