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討會旨在對侵權責任法草案(二次審議稿)中有關網絡侵權的規定展開討論,該審議稿第三十四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受害人有權向網絡服務提供者發出要求刪除、屏蔽侵權內容的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得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失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該條規定是否足以對網絡侵權行為進行有效的規制、是否還需要加以改進,與會人員展開了深入討論。
網絡侵權究竟具有多大的特殊性
網絡侵權行為與一般侵權行為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學者們的觀點主要有兩種。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教授認為,與傳統侵權類型相比,現代網絡侵權具有很多特殊性,例如侵權方式特殊,侵權人和受害人數量往往很大,侵權行為一旦作出,負面影響可能波及的范圍難以預測。因此,有必要專門規定。二審稿雖然有這方面的規定,但只有一個條文是不夠的,應在草案中單獨設立一章,涵蓋的范圍要寬泛一些,尤其是要對網絡技術發展的趨勢作出前瞻性規定。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王軍教授認為,雖然網絡侵權與新聞侵權有類似之處,但網絡傳播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保留時間更長,后果可能更為嚴重,立法應當對這種特殊性作出積極的應對;而且在責任的認定上,應當對信息提供者的責任、懲罰性賠償金是否適用等細化規定。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張新寶教授持有不同的看法,雖然網絡侵權在傳播的速度、影響和后果等方面與現實世界的侵權有所不同,但是規范侵權行為的大多數法律規定對于二者都是可以適用的,因此不必對此再形成一套獨立的規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石佳友也認為,在法律適用上,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對傳統法律進行解釋,能夠應對現在的網絡侵權問題,不必專門規定。
網絡隱私權保護到何種限度
在網絡環境下,如何保護隱私權?公眾人物的隱私權應當受到何種程度的限制?
王利明認為,實踐中利用網絡侵犯個人隱私、盜用個人資料的問題非常突出?!?a href='http://www.bjxgfjob.com/xingfa/5.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刑法修正案(七)》已經規定了國家機關和公共服務機構必須承擔對公民的個人信息予以保密的義務。與之相應,侵權責任法也應當賦予受害人有效的民事救濟手段。由于網絡侵權行為的后果往往具有不可逆轉性,受害人對此應當有權要求損害賠償。在判斷網絡侵犯隱私權時,必須要考慮公眾人物隱私權應受一定限制,這樣才有利于網絡輿論監督的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保護如何規定
2020-12-02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