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空拋物傷人事件,有不在場證據可以免責嗎
高空拋物傷人事件,有不在場證據不是免責,而是根本不存在任何賠償責任。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首先,適用該條的前提是無法確定高空拋墜物的侵權行為人,如能夠確定侵權人的,則由具體的侵權人承擔相關的賠償責任。其次,在建筑物使用人的理解上,應當包含所有權人、占有人、管理人、承租人、借用人等。再次,該條還規定了住戶的免責條件,即住戶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加害人的,可以免責,例如:
1.證明發生損害時,自己不在建筑物中;
2.證明高空拋物或墜落物并非自己所有;
3.證明自己所處的位置在客觀上不可能造成拋擲物致人損害。
最后,該條規定的建筑物使用人責任并非基于過錯的賠償責任,而是基于保護弱者補償責任,具體適用時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平均分擔責任。
二、高空墜物的歸責原則
1、被砸者只要證明其路過該處且被該樓上墜物砸傷,就完成了他的舉證。剩下的就是蓋樓業主舉證自己未拋物。未能舉證或者確系無法找到實際拋物者的,該樓道全體業主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這是對被砸者負責,由于被砸者不可能提供證據證明某一業主拋物,要求被砸者舉證不現實,故而適用于舉證倒置。
2、如果房屋是出租的,那么房東和租賃者共同賠償。租賃者是實際居住房屋,對房屋安全性附有直接責任,其可預見預防而沒有對老化玻璃進行處理或及時通知房東處理。而房東作為房屋的所有人,則需要承擔相應的監管義務,未能盡到義務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員應當承擔賠償義務。
因此,高空墜物的歸責原則是適用于法律中舉證倒置原則,即受害人只需要證明自己被高空中的墜落物體砸傷,剩余的舉證責任則由居住的業主證明。
三、高空墜物致人損害案件的責任承擔
1、責任主體
《侵權責任法》規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相較于建筑物的全體使用人,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擔責排除了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主體,對擔責者進行了限定,體現了公平原則。而且,通過第87條的規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既不會造成有損害結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因義務人過多導致個人補償數額過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盡善良注意義務,預防該類事件的發生,而且也不會將補償義務人的范圍無限擴大化,所以這一立法規定還是比較合理的。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2、責任類型
在確定了承擔補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承擔何種責任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他們之間應承擔按份責任。原因如下:
(1)連帶責任過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責任,達不到息訴的目的且不利于社會安定。
(2)有違公平原則。公平是相對的,雖然要多數“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為某個人的行為承擔責任有失公平,但為了平衡各方利益,就要通過制度設計來確保損害的最小化。因此,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連帶責任,則會讓真正的加害人逍遙法外,使得正義無法實現。
(3)連帶責任將導致內部之間求償權的無法實現。在一人承擔連帶責任全部賠償后,其他人可能會互相推諉,導致新案件的產生,客觀上增加了法院的負擔。
綜上所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承擔按份責任較妥。按份責任可以減輕壓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補償。同時,通過“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動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以縮小加害人范圍,經濟上的驅動更能刺激他們作證的義務。另外,按份責任的承擔也可以起到預防類似案件發生的作用。
3、免責事由
《侵權責任法》規定在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時,除能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因此,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確定是否免除當事人的責任。
(1)“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確定了具體的侵權責任人。相較于被害人來說,可能加害人與實際加害人同住一棟建筑物內,對于建筑物的情況較為了解,具有地理優勢和人脈優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找出實際加害人來免除自己的責任。
(2)“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舉證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證據證明自己于侵權行為發生時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內或傷人物品不可能歸屬自己從而在時間上或客觀方面免責。
(3)不可抗力。《侵權責任法》第29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因此,在發生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時,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墜落,即便查明了墜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擔責,那么在無法查明具體侵權人時更應當免除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責任。
如果讀者有涉及到法律的問題需要援助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退員工什么情況下是違法的
2020-12-15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土地轉讓合同有效嗎
2021-01-09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與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1-28如何填寫拆遷公房回遷安置證明
2020-12-13農村拆遷安置人口數認定怎么規定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