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為了維護我國新型的夫妻關系,保護離婚時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預防和懲治重婚、婚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行為,2001年4月28日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正式規定了離婚案件過錯賠償制度,由配偶中有重大過錯導致家庭關系破裂的一方在離婚時賠償配偶另一方所遭受的精神損失和財產損失。
一、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離婚過錯賠償的構成要件有4個:1、夫妻一方有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行為之一;2、離婚是由于夫妻一方實施上述行為造成的;3、一方給另一方造成了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4、行為人有重大過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的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二、關于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承擔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為離婚訴訟當事人中無過錯方的配偶。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對于當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不予支持。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依據該條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關于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時間界限。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第三十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應當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等規定中的有關權利義務,書面告知當事人。在適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時,應當區分以下不同情況:(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于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基于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在離婚后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三)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未獲批準先征收土地如何處置
2020-12-20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