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糾紛應該由誰處理
(1)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鄉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理。
(2)設區的市、自治州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下列爭議案件:跨縣級行政區域的;同級人民政府、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交辦或者有關部門轉送的。
(3)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下列爭議案件:跨設區的市、自治州行政區域的;爭議一方為中央國家機關或者其直屬單位,且涉及土地面積較大的;爭議一方為軍隊,且涉及土地面積較大的;在本行政區域內有較大影響的;同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交辦或者有關部門轉送的。
(4)國土資源部調查處理下列爭議案件:國務院交辦的;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
具體而言,應遵循以下原則:
(1)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的原則
土地權屬爭議產生的原因很多,但多數是因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所引起的,這種情況在集體組織之間的土地權屬關系中十分常見。引起這類爭議的主要原因有:①歷史上鄉、村、社、隊、場因合并、分割、改變隸屬關系等行政建制變化遺留的權屬未定、權屬不清;②因過去的土地開發、征地退耕、興辦或停辦企事業、有組織移民形成的權屬不清;③因過去無償占用或“一平二調”造成的權屬爭議;④地界不明,包括過去無償劃撥荒山、荒地時未計算面積和劃定地界,歷史上無地界標志或地界標志不明,新劃地界不清或不合理,興修水利、平整土地、開荒、更改河道等造成地界變化等情形。這些爭議的普遍特點,就是土地占有現狀缺乏權屬依據或者權屬依據難以證明。處理這類糾紛,應當從歷史出發,摸清爭議土地的歷史發展變化,查明引起變化的事實背景和當時的政策依據,確定爭議產生的原因,以合理劃定地界、確定權屬。
(2)現有利益保護的原則
土地權屬爭議處理前,土地權利處于不確定狀態,因此,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土地上的附著物,爭議雙方應本著保護現有利益的原則,不得有任何破壞土地資源、阻撓爭議解決的行為。在涉及歷史原因的集體土地爭議中,如歷史事實不清、相關證據或政策依據不明,應以土地實際占有的現狀為根據確定土地的權屬關系。在國有土地因重復征用或重復劃撥引起的土地爭議中,也應本著“后者優先”的原則,按土地利用現狀確定權利歸屬。
(3)訴訟解決以行政處理為前置的原則
政府處理在土地權屬糾紛解決方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土地確權是一項政策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作,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基于對本行政區的土地狀況比較了解,對發生的爭議,能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以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規章為依據,及時、公正地解決土地權屬糾紛。因此,土地權屬爭議的解決,應先采用行政處理的方式,只有對行政處理不服,當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現在國家對于土地確權問題越來越重視,發生土地確權糾紛,應先由當事人進行調解處理。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夫妻婚內一方貸款,離婚是否雙方一起承擔
2020-12-31不安抗辯權體現了什么原則
2021-02-21行政復議成功多久釋放
2020-11-11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