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承包土地最新政策
一、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縮小土地征收范圍,探索制定征收目錄,嚴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圍,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政策解讀: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可是現實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為名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卻將土地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建設等。而在對農民補償方面,國家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土地安置補助費加起來,不超過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30倍。如果按照農業種糧的用途進行補償,按一畝平均毛收入1000元來算,每畝30倍才3萬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樓房,一平米就要賣5000元!
二、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權能,明確入市范圍途徑。
政策解讀: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靠“賣地”,可是土地資源終歸是有限的。有一些城市在擴張過程中需要并入一些周邊的農村,這就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需求之一。把類似于村辦企業、工廠等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立入市制度,并與國有土地“同權同價”,農民可以利用出讓、租賃、入股等多種方式,實現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保值和增值!
三、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進城落戶農民自愿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審批制度。
政策解讀:試點宅基地改革,基本原則是一戶一宅,未來針對歷史原因形成的一戶多宅或宅基地閑置,國家可能采取的措施會“很簡單很暴力”——征稅!超過標準、面積過大的宅基地也要征稅!對人均耕地少,二、三產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原則上或不再進行單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而是通過集中建設農村公寓、農民住宅小區落實一戶一宅。而對于那些在城鎮落戶的農民,他們村里的宅基地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償退出,由村集體出資購買。河南省近日已經出臺政策,要求各地市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資金庫,對自愿退出宅基地且不再申請新宅基地的農民,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助。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土地承包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土地承包經營權一般是在土地承包時所能夠擁有的權利。土地承包權一般是在辦理此類事件的時候所應該承擔的權利。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