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想法未實施算犯罪嗎?
有想法未實施不算犯罪,沒有實施,沒有去準備,就構不成犯罪要件,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準備犯罪的時候叫什么
準備犯罪的時候叫犯罪預備。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1)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貨幣偽造、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2)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必須要件犯罪的想法具體實施之后,才有可能會構成犯罪,然后根據犯罪造成的嚴重程度來進行量刑。也即對于那些有犯罪想法,但是卻一直沒有落實,那么就不會給其他人造成傷害,不滿足任何刑事罪名的構成要件,也就無法認定為是罪犯了。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未遂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件包括哪些
2021-03-24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承包地可以隨便棄耕嗎,棄耕承包地的現象該怎樣處理
2021-02-10如何辦理土地承包證
2021-03-10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引爆巨大內需應是城鎮化新政和舊城改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