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犯罪表示與犯罪預備的區別在哪?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1012人看過

一、犯罪表示與犯罪預備的區別

犯意表示是指表達犯罪意思的行為。刑法上關于言論(辭)可以構成犯罪的規定,處罰的不是言論本身,而是發表言論的行為及其方式。比如侮辱罪、誹謗罪、傳授犯罪方法罪、教唆犯罪、煽動性質的犯罪等。把言論寫在私人日記上不讓別人看到,這只是思想;寫在紙上公布于眾,是發表言論。發表言論如果僅僅停留在意志形成階段,也只屬于意思表示(包括犯意表示);如果更進一步,進入意志實現階段,如犯意表示的內容是煽動或教唆他人危害社會,則成為犯罪實行行為;如果找人商量如何實現除了煽動、教唆內容以外的犯罪意思,則屬于預備行為。從需要到動機到犯意形成(包括犯意表示),都屬于“思想”范疇,不受刑罰處罰。只有在犯意支配下積極或者消極地實現該犯意的外部行為出現,才受刑罰處罰。

我國刑法中的預備犯即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行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停止形態。其特征是:

(一)主觀目的,是為了實行犯罪。預備,可謂犯罪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實行犯罪。這一目的表明,犯罪預備是一種有明確的犯罪故意的行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是犯罪意圖的外化,而不僅僅是犯意本身或者犯意的表示。

(二)客觀上,行為人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這種預備行為,概括地說是為了實行犯罪積極創造有利條件的行為總和。具體說來,可以分為兩類:

1、準備工具的行為。這是指為實行犯罪而準備犯罪的工具,包括尋找工具、購買工具、改造工具、制造工具等多種表現形式。

2、制造條件的行為。這是指為實行犯罪創造除了準備工具以外的各種順利條件的行為。結合司法實踐,大致可歸納為以下方式:

(1)踩點。即對預定的犯罪現場進行調查了解。

(2)練習。即對實行犯罪的過程、手法預先演練。

(3)清障。即為順利實行犯罪清除障礙。

(4)跟蹤或者尋找犯罪目標。

(5)埋伏或者守候。即進入預定的犯罪現場等待作案時機。

(6)引誘預定的被害人。

(7)邀約同伙。

(8)共謀、策劃。即商量作案方式、方法、步驟。把犯罪意圖告訴朋友,不是商量;聽到別人的犯罪想法沒有表態同意、支持或者出謀劃策,也不是同謀。

(9)籌集資金。如為走私、販賣毒品或者雇用兇手而籌集資金。

(10)備料、備貨。如為制造毒品或者生產偽劣產品而準備原材料。

(三)尚未著手實行犯罪,因為行為人意志以外因素而停止。因為行為人意志以外因素而停止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共同點,也是二者容易被混淆的原因;著手實行與否,則是二者之分界。意外原因,表明犯罪預備行為停止不前非出己愿,如被告發、被盤查等。

二、預備犯的刑事責任是什么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簡記從、減、免)。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翱梢浴笔鞘跈嘈苑梢幏兜谋磉_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這兒,刑法雖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法定的,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這樣為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故也是法律所規定“可以”應有之義。)至于究竟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應當對犯罪預備的整個案件進行綜合考察后來決定。

三、什么是犯罪的預備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狈缸镱A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條件的狀態。犯罪預備如何處罰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丁萬昌

丁萬昌

執業證號:

13413202010212638

安徽邦建律師事務所

簡介: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丁萬昌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