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犯罪過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條件的狀態。
二、認定標準
犯罪預備的概念和特征,為認定犯罪預備提供了一般標準。但在司法實踐中如何運用這些標準來認定犯罪預備,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應注意下述三種區分:
(一)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的區分
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罪的預備階段區別開來。犯罪預備是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的一種停頓狀態,而犯罪的預備階段是行為發展的一個過程。無疑,這兩個概念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因為犯罪預備只能發生在犯罪的預備階段。但兩者的區別也是明顯的,犯罪預備是行為人應對其承擔刑事責任的一種行為狀態,而犯罪的預備階段是一個時間的概念,有些犯罪分子可能經過犯罪預備階段以后進入了實行的階段并最終完成了犯罪,這時應作為犯罪既遂負刑事責任,而不再單獨對犯罪預備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如果行為在準備過程中由于行為人意志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就應當以犯罪預備論處。
(二)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分
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區別開來。犯意表示是在實施犯罪活動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流露出來。犯意表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一定的行為,但這一行為僅僅是其犯罪意圖的表露,例如揚言殺人等,還不屬于為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因此,它和犯罪預備具有本質的區別:犯意表示不可能對社會造成實際危害,也不具有對社會的現實危害性,因此刑法沒有規定處罰犯意表示。犯意表示只是一種錯誤,可以通過批評教育的方式加以解決。而犯罪預備是為著手實行犯罪而制造條件,對社會存在著實際威脅,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明文規定預備犯應負刑事責任。總之,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正確地把它和犯意表示區別開來,才能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防止出入人罪。
(三)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分
在認定犯罪預備時,還必須把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區別開來,犯罪的實行行為主要是刑法分則所規定的行為,在一般情況下,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不難區分,但也有少數情況,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分存在一定難度。例如殺人、搶劫、強奸等暴力犯罪中的尾隨行為、守候行為或尋找被害人的行為等,到底是預備行為還是實行行為?對此,在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觀點。我們認為,這些行為的性質基本上還是為進一步實行犯罪制造條件,不能認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而應視為犯罪預備。
具體的審理期間還應結合這類案件犯罪者的犯罪動機和犯罪后果。如案件的犯罪未遂或影響傷害較小的,辦案機關應對這類人員的判罰予以輕判。如危害較大的,利用威脅、脅迫的應嚴懲這類犯罪人員。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租賃租金可以抵債嗎
2020-11-23房屋出租的租金算孳息嗎
2020-12-27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