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債有訴訟時效的限制嗎
答案是肯定的?,法律規定普通訴訟時效為2年,因此,持書面借據并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人如到期不還,債權人必須在2年內向債務人要求歸還,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只要債權人不斷主張權利,就不斷增加時效,法律立法本意是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訴訟時效已過怎么討債
債務人雖然在訴訟中可能會遭受訴訟時效經過的不利后果,但仍然存在協商調解等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
1、爭取債務人自愿還款。
按照民法理論,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消滅的僅僅是債權的強制執行力,并沒有喪失受領力和保持力。超過訴訟時效后如果債務人自愿履行債務,債權人便可接受債務人的清償而使債權得到滿足;債務人在清償債務后,不得以債權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要求債權人返還財產。但是,當債務人償還部分債務后又停止履行債務,債權人能否要求債務人履行未完成的部分債務?筆者認為,應將債務人的履行視為訴訟時效重新計算的事由,債務人履行部分債務意味著債務人對此筆債務的認可,債權人有權請求法院強制債務人履行債務,而不論債務人是否意識到債權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2、爭取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還款協議。
對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的,應當依法予以保護。但是這條解釋沒有說明債權重新獲得保護的理由。筆者認為,雙方當事人在超過訴訟時效后達成還款協議的,視為對此筆債務的重新確認,債務人的還款意思表示可以導致訴訟時效的重新計算。
3、債務人簽收催收通知。
根據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九十條的規定的精神,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到法律保護。該條解釋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利益,且該規定中的債務人應當包括債務人本人、法定代表人、代理人等。
超過訴訟時效喪失的是實體勝訴權,程序上還是可以起訴的。法院受理,但是對方可以以超過訴訟時效為抗辯理由,法院會判原告敗訴。
但是對方如果不提出超過訴訟時效這個抗辯理由的話,法院也不會主動審查。
債權人在發現債務人不履行還款義務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向債務人追討,避免訴訟時效經過從而訴訟請求得不到法院支持的不利后果。積極督促債務人還錢,例如催款通知書等形式,可以發生訴訟時效的中斷后果,為自己尋求救濟爭取更多的時間。律霸網提供律師咨詢在線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誰
2021-01-02商業合作保密協議期限
2021-02-27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延長哺乳假嗎
2020-12-16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