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過失犯罪會有刑事責任的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 “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三)應當注意的是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過失犯罪主要區分為兩大類,即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當然,無論是哪種情況下的過失,要求必須是在法律有規定的前提下,才能認定構成犯罪。比如,故意毀壞他人財物的行為,在達到一定金額標準的時候,可以認定為故意毀壞財物罪。但要是行為人在過失的情況下,對他人財物有損毀行為的話,此時不管被毀損的財物金額有多少,這都不能認定構成過失犯罪。因為《刑法》中并沒有,就過失毀壞他人公私財物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過失犯罪的處罰應結合這類案件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的刑法規定進行辦理。相關的過失犯罪人員對我國的國家損失造成重大傷害、對公共安全造成威脅,造成他人人身安全傷害的,根據這類案情對相關的犯罪人員進行處罰。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