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在其自認為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基于真實、自愿的意思表示而簽訂和履行合同,無論合同是否有效,合同當事人對其合同約定權利的實現期限均有其明確、合理的預期。
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到期義務時,另一方當事人應當知道其權利(不論該權利是基于有效合同而產生的債權還是基于無效合同而產生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受到侵害,當事人所享有的債權的訴訟時效應當開始計算。如果以合同簽訂之日或接受給付之日作為訴訟時效的起算點,則會導致合同履行期屆滿,而訴訟時效已超過的局面,顯然不利于保護當事人對合同的合理預期。
另一方面,以合同履行期屆滿作為賠償損失請求權訴訟時效的起算點可以與合同有效情形下合同之債的訴訟時效相銜接,并且符合當事人合同無效時所得利益不得大于合同有效時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2003)民二終字第38號民事判決采納了該種觀點。筆者傾向于按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確定的指導原則進行處理。
在處理無效合同訴訟時效起算點問題時應當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最高人民法院(2003)民二終字第38號民事判決適用的前提是,無效合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而這種情況下,基于合同無效產生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和合同有效時的合同權利在實體上有利益重合之處,也就是說,合同履行期間屆滿之時,無論合同是否有效,債權人都已享有債權請求權,且該請求權已經具備了行使的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期間應當從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其理由在于保護當事人對合同的合理預期,合同雖然無效,但在債務人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的情況下,債權人應當積極行使權利,使訴訟時效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于該案不涉及合同履行后當事人又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并請求返還財產等其他情形,所以,本案的判決理由僅對于債務人不履行合同情況下,無效合同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2)如果當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間屆滿前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并未提出賠償損失的請求,那么訴訟時效是否還應當從合同履行期間屆滿時起算呢?
筆者認為,合同已經被確認無效時,當事人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的訴訟時效應當從合同被確認無效時起算。因為合同的效力由法院或仲裁機構來界定,所以在合同尚未被確認無效之前,當事人往往不能預期到合同無效的后果,從而對合同的履行有合理的預期。但是,一旦合同被確認無效,債權人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就具備了行使條件,債權人再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間未屆滿為由提出訴訟時效期間未超過的,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