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訴訟時效的計算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
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2、特殊訴訟時效的計算
理論上講,侵害身體權和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應當按照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執行。而《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是對侵害健康權行為的賠償請求訴訟時效,應當適用1年的規定。
3、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適用
目前沒有對侵害精神性人格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只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在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在提出生命健康權的財產損失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則隨同受到特殊訴訟時效的限制。
4、侵權普通法與侵權特別訴訟時效適用不同
對于特別法應當一律按特別法的規定,如《國家賠償法》訴訟時效規定為2年(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5、最長訴訟時效
按照《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這是法律規定的訴權保護最長期限,超過這一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便失去訴權,不再受法律保護。(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最長時效也有特別法的特殊規定,如《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請求權滿10年喪失(第45條第2款),而不適用《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最長訴訟時效,需要引起特別注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結果加重犯與加重情節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土地出讓算土地使用權嗎
2021-01-04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城中村拆遷時,門面房該如何補償
2020-12-28寧波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過戶手續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