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一年內有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之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一,根據《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二條第一款,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而該規定第四條同時規定,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組成。因此,常見的勞動爭議訴求比如欠發的工資、獎金、加班工資、高溫津貼等都屬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勞動報酬范疇,因而不受仲裁時效一年的限制。但是,《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同時規定,工資支付臺賬應當至少保存二年。根據該規定,用人單位對于超過兩年以上的工資臺賬已無保管的義務,因此在無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欠發勞動報酬的情形下,勞動者提出自仲裁之日起往前追溯超過兩年的勞動報酬訴求可能得不到支持。
第二,不屬于勞動報酬的常見訴求,如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代通知金等,則適用一年的仲裁時效,即自勞動者離職之日起一年內主張權利,實踐中主張權利常指勞動者提出勞動仲裁之日。
第三,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雖然帶有工資兩字,但是雙倍工資僅是一項帶有懲罰性質的支付請求,因此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仍受到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從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起往前倒推一年。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雙倍工資最多只能支持11個月,即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至不滿一年期間。
第四,未休年休假工資同樣帶有工資兩字,但司法實踐中,未休年休假工資一般被認定為福利而不屬于勞動報酬,故也適用一年的仲裁時效。又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因此,勞動者請求當年的未休年休假工資的仲裁時效原則上從次年的1月1日起算。
在自己不知道從哪里找律師咨詢的時候,來律霸網有專業律師給你提供協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