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確適用法律關于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二)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三)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四)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第二條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約定延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期間、預先放棄訴訟時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認可。
第三條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第四條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當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六條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
第七條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一方請求撤銷合同的,應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五條關于一年除斥期間的規定。
對方當事人對撤銷合同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銷,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合同被撤銷之日起計算。
第八條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一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及對方當事人之日起計算。
第九條管理人因無因管理行為產生的給付必要管理費用、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無因管理行為結束并且管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本人之日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中介虛假宣傳能取消合同嗎
2020-12-28土地稅如何征收
2020-11-19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