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或者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決爭議,保護其權益而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規定訴訟時效的目的,在于促使當事人盡早行使權利,盡快解決當事人間的糾紛。
一般的合同糾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訴訟時效為二年,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丟失或損毀的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由于合同的復雜性、地域性,因此,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其他法律規定了特別時效的,依照其規定,如海商法規定的貨運賠償請求權的時效為一年。
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賠償問題
2021-02-16公司股權轉讓有哪些限制或禁止性規定
2021-03-06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