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構成中主體為一般主體的有哪些?
(一)一般主體,是指具有一般犯罪主體所要求的法定構成要件的自然人,即我國刑法分則條文要求行為人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即可符合犯罪主體條件的那些犯罪的主體。
(二)特殊主體,是指具有一般犯罪主體所要求的成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某些犯罪所要求的特定身份作為其構成要件的自然人主體。
(三)具有某種特定身份、對其犯罪主體資格有重要影響的犯罪主體。兩者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區分:
1、自然身份與法定身份。自然身份,是指人因自然因素賦予而形成的身份。例如,基于性別形成的事實可有男女之分,有的犯罪如強奸罪一般僅男性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法定身份,是指人基于法律賦予而形成的身份。如軍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司法工作人員等等。
2、定罪身份與量刑身份。定罪身份,是指決定刑事責任存在的身份,又稱犯罪構成要件身份。此種身份是某些具體犯罪構成中犯罪主體要件的必備要素。量刑身份,是指影響刑事責任程度的身份,又稱刑罰加減身份。此種身份雖然不影響刑事責任的存在與否,但影響刑事責任的大小,表現為從重、從輕、減輕甚至免除處罰的根據。
二、犯罪主體的立法完善
雖然我國刑法典以總則專節規定單位犯罪的總原則,分則掛相應罪名的立法方式,對單位犯罪作出了正式明確規定,為懲治單位犯罪提出了有力的法律依據。但在刑法理論和實踐中,對單位犯罪的許多具體問題,還存在分歧和不足之處,下面僅試對單位犯罪主體的概念,主體范圍的立法完善淺談一下筆者的拙見:
(一)準確界定單位犯罪的概念。
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一規定雖然界定了單位犯罪的主體范圍,強調了罪刑法定原則,但顯然不是單位犯罪的概念規定,且規定較籠統,對定罪原則等問題都采取了回避的態度,只是作出相對含混的規定,使其實際價值和可操作性大為降低,也使單位犯罪理論研究和立法實踐相脫節,既有礙于司法操作也不利于理論發展。
對于單位犯罪的概念,刑法理論界對這一問題存在各種各樣的看法,筆者認為這樣定義比較恰當:單位犯罪是由刑法明文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為了給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研究決定或事后單位予以認可,由其代表人或直接責任人員在其業務活動中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
(二)準確界定單位犯罪主體的范圍。
第一,通過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將機關從單位犯罪主體中排除出去。同時,還有必要根據刑法典施行以來在處理單位犯罪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全面反思,總結出哪些問題是由于刑法典關于單位犯罪的規定不當所引發,在此基礎上對單位犯罪的規定進行修訂。
第二,消除“公司、企業”兩個概念同時出現于單位犯罪概念中的現象。公司是指以營利為目的而組織其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形態。企業是指以從事生產、流通、科技等活動為內容,以獲取贏利和增加積累、創造社會財富為目的的一種營利性社會經濟組織。從邏輯上說,企業是種概念,公司是屬概念,公司是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二者存在包容關系因而不應并列。
第三,適當增設其他組織機構以及增設一些新的罪名。因為在實踐中,單位犯罪的范圍并不僅限于現有刑法規定的范圍,刑法關于五類主體的規定確實過于簡單。在將來可以考慮將“單位的分支機構”、“村民委員會”等特殊形式的單位列入主體范圍中,增強刑事司法的可操作性,且確是形勢所需。同時,建議增設一些新的罪名。例如在一些計算機犯罪犯罪如網上侵犯知識產權罪、網上傳播淫穢物品罪,電子商務罪(包括電子商務詐騙、合同詐騙、網上購物欺詐等)新類型的犯罪領域中,單位出于非法利益的功利性目的也必然涉足這些新領域的犯罪,且其罪過惡意更深,危害更大。鑒于我國刑法對單位進行計算機犯罪尚無規定,導致了有罪無刑,司法實踐無法操作所以,筆者建議我國刑事立法針對這些新領域中出現的新的犯罪確立新的犯罪罪名,并將單位當然地列入該類犯罪的主體范圍,并相應擴大單位犯罪的刑罰種類,如增設永久性或限期性禁止從業刑等,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我們國家法制社會的確立,現在也是逐漸在完善相關法律條例。目的就是為了我們能更好的將其致用于生活中,而不僅僅是存在法律法規中的條款。針對犯罪主體的逐漸完善,我們就可以看出相關執法工作的用心糧庫,主要從如何界定單位犯罪的概念和界定單位犯罪主體的范圍來加以區分。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犯罪主體要件是什么
誣告陷害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刑事訴訟法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7地方性法規可設行政許可嗎
2021-01-16怎樣判斷既定事實婚姻
2020-12-08工傷賠償可直接上訪嗎
2021-02-06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