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保險合同糾紛;保險合同條款;保險中介;解決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以年平均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005年,全年保費總收入為4927億元,保險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國保險發展起步晚,保險法制、政府監管和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還不成熟,居民的保險知識有限,保險糾紛在居民消費糾紛中的比例不斷上升。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2005年上半年,全國保險監管系統共處理來信來訪4484件,全部投訴中共提出信訪事項2898件,其中反映保險合同糾紛的1435件,占5成左右,是投訴最多的事項。保險合同糾紛的大量涌現,既不利于保險功能的充分發揮,也不利于維護保險公司的信譽和形象,甚至會危及到保險業的持續發展。因此,保險監管部門、保險經營機構必須及時妥善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一、保險合同糾紛成因
(一)保險展業不規范。保險代理人銷售模式是中國保險市場最主要展業方式。據保監會統計顯示,截至2005年底,保險營銷員隊伍146萬人,保險兼業代理機構12萬多家,通過保險中介渠道(包括兼業代理和營銷員)實現的保費收入約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68%.由于保險業在我國起步較晚,大多數百姓保險知識比較薄弱,因此,保險代理人的意見就尤為重要。但是,一方面,一些保險業務員業務素質不高;另一方面,在利益驅動下,部分業務員以模糊性、欺詐性描述,或者利用足以導致客戶對保險形成錯誤理解的宣傳材料,誘導客戶購買保險;與此同時,保險公司內控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嚴謹,對保險代理人的違規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控制。這些最終導致保險代理人在展業過程中服務不到位,甚至違規操作,為保險合同糾紛埋下隱患。
(二)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不成熟。一是保險公司重展業,輕承保,再加上業務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缺少或不具備對承保標的內在價值、技術狀態、風險特征,風險控制方法等的了解,往往存在不驗標的、盲目承保、超額承保,基本要素不全、標的財產無明細,保險起訖日期不準、特約不清、簽字不全等問題,一旦出險極易造成糾紛。二是理賠服務不到位,在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理賠不主動,不及時,隨意性強,“錯賠、爛賠、惜賠、不合理拒賠”的現象時有發生,成為保險合同糾紛最集中體現的環節。
獲取相關幫助請咨詢秦皇島合同糾紛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行為是傳銷
2021-01-15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