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拘留可以保釋嗎
1、拘留分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沒有民事拘留。
2、保釋的法律術語是取保候審,僅適用于刑事訴訟中,相對的是刑事拘留。
3、在行政拘留中有關于請假的規定。
《拘留所條例》第二十七條被拘留人遇有參加升學考試、子女出生或者近親屬病危、死亡等情形的,被拘留人或者其近親屬可以提出請假出所的申請。
請假出所的申請由拘留所提出審核意見,報拘留決定機關決定是否批準。拘留決定機關應當在被拘留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申請的12小時內作出是否準予請假出所的決定。
被拘留人請假出所的時間不計入拘留期限。
第二十八條被拘留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請假出所申請的,應當向拘留決定機關提出擔保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有關擔保人和保證金的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被拘留人請假出所不歸的,由拘留決定機關負責帶回拘留所執行拘留。
二、哪些情況下能辦理取保候審
1、非暴力犯罪的。相對于暴力犯罪而言,盜竊、搶奪、詐騙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辦理取保候審時更容易一些。
2、存在重大疾病,嚴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司法實踐中,以這個理由申請取保候審的,只有嚴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會批準取保候審。
3、懷孕的婦女。
4、認罪的。如果不認罪,一般很難取保候審。
5、財產案件,退贓,積極交納罰金的。
6、人身損害案件,積極賠償被害人,并爭取到被害人諒解的。
7、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實踐中90%以上審判時取保候審的被告人可能會被判緩刑,而緩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審理期間辦理了取保候審,而判決時因不能緩刑而判3年以上的實刑,之后再被收監,就會令被告人產生對法律的不理解、對法不可知的恐懼以及對法無定律的迷惑,也不利于其改造。所以,司法實踐中,有可能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很難取保候審。
因為我國并沒有什么民事拘留,所以文章一開始的問題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就拘留的類型來看,主要包括了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以及司法拘留。其中行政拘留屬于行政處罰中的一種,而刑事拘留則是屬于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這點要區分開。
保釋金可以退嗎?
保釋金一般是多少錢,保釋金能退還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保釋,保釋具體有哪些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的租金算孳息嗎
2020-12-27對拆遷安置協議不服怎么辦
2021-02-02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