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拘留可以保釋嗎
1、拘留分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沒有民事拘留。
2、保釋的法律術語是取保候審,僅適用于刑事訴訟中,相對的是刑事拘留。
3、在行政拘留中有關于請假的規定。
《拘留所條例》第二十七條被拘留人遇有參加升學考試、子女出生或者近親屬病危、死亡等情形的,被拘留人或者其近親屬可以提出請假出所的申請。
請假出所的申請由拘留所提出審核意見,報拘留決定機關決定是否批準。拘留決定機關應當在被拘留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申請的12小時內作出是否準予請假出所的決定。
被拘留人請假出所的時間不計入拘留期限。
第二十八條被拘留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請假出所申請的,應當向拘留決定機關提出擔保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有關擔保人和保證金的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被拘留人請假出所不歸的,由拘留決定機關負責帶回拘留所執行拘留。
二、哪些情況下能辦理取保候審
1、非暴力犯罪的。相對于暴力犯罪而言,盜竊、搶奪、詐騙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辦理取保候審時更容易一些。
2、存在重大疾病,嚴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司法實踐中,以這個理由申請取保候審的,只有嚴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會批準取保候審。
3、懷孕的婦女。
4、認罪的。如果不認罪,一般很難取保候審。
5、財產案件,退贓,積極交納罰金的。
6、人身損害案件,積極賠償被害人,并爭取到被害人諒解的。
7、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實踐中90%以上審判時取保候審的被告人可能會被判緩刑,而緩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審理期間辦理了取保候審,而判決時因不能緩刑而判3年以上的實刑,之后再被收監,就會令被告人產生對法律的不理解、對法不可知的恐懼以及對法無定律的迷惑,也不利于其改造。所以,司法實踐中,有可能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很難取保候審。
因為我國并沒有什么民事拘留,所以文章一開始的問題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就拘留的類型來看,主要包括了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以及司法拘留。其中行政拘留屬于行政處罰中的一種,而刑事拘留則是屬于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這點要區分開。
保釋金可以退嗎?
保釋金一般是多少錢,保釋金能退還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保釋,保釋具體有哪些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私下和保姆簽了合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職業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議離婚嗎
2020-11-14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2021-03-08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