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假釋的實質性條件是什么?
(1)罪犯在服刑期間有重大發明創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現;
(2)罪犯已經基本喪失活動能力,并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會再危害社會;
(3)罪犯有專門技能,有關單位急需使用;
(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難,需本人照顧,請求假釋的,在司法實踐中,須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證明。但對犯罪集團的首犯、慣犯和罪行特別嚴重的罪犯除外;
(5)為了進一步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執行對未成年罪犯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犯罪時未成年,在刑罰執行期間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6)為了政治斗爭的需要,對某些具有外國國籍或不屬于大陸籍的罪犯而適用假釋;
(7)其他特殊情況。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屬于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故意傷害罪除外)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二、假釋的程序多長時間?
辦理假釋的流程和辦理期限在我國《監獄法》中有具體規定:
《監獄法》第三十一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符合法律規定的減為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條件的,二年期滿時,所在監獄應當及時提出減刑建議,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后,提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三十二條 被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規定的假釋條件的,由監獄根據考核結果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釋建議,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假釋建議書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審核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假釋裁定的副本應當抄送人民檢察院。以上是假釋的程序多長時間的法律規定。
三、過失犯罪的概念
《刑法》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其實假釋的實質性條件對故意犯罪的罪犯也是一樣的,過失犯罪雖然比故意犯罪的處罰輕,但是在假釋的適用條件上也不能特殊對待。另外,法律制度上對假釋的時間節點規定的特別的嚴格,意思就是不能剛開始入獄服刑,就實施假釋。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什么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期租房戶可否申請廉租房
2020-12-21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拆遷維權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