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接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的區別有哪些?
間接故意是在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采取的態度是放任,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漠然,認為發生危害結果也無所謂,采取這種放任的態度,漠視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是間接故意,
而過失犯罪是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是輕信可以避免。在主觀上,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 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跟間接故意的區別主要是對損害結果發生的態度不同,過失犯罪是對損害結果持否定態度的。
二者的區別就在于主觀上對危害結果的態度不同。由于這種態度的不同,對社會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過失犯罪就比間接故意輕一些。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間接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這兩種的結果只要造成了他人的傷害,那么必定就會接受到相應的處罰,但對于過失犯罪一般在處罰的時候一般要比間接故意犯罪的刑法輕一些,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是時候就會結合實際情況來,不同的情況應用不同的條款。
間接故意殺人罪要判多少年?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禁養區養殖場拆遷補償都有哪些政策
2021-02-24“禁養”來襲,養殖場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3拆遷安置時,村集體獲得的賠償如何分配
2021-02-05租房拆遷房東趕走租戶,不退押金怎么辦
2020-11-26拆遷房土地出讓金怎么補償
2021-03-12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不同意拆遷怎么辦
2020-12-20大棚拆遷有補償嗎,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