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險犯的幫助犯的量刑規則是什么?
危險犯的幫助犯的量刑規則是應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就以從犯論處;如果被脅迫實施幫助行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較小作用,則應以脅從犯論處。至于對實施了多種幫助行為的人能否以主犯論處,還值得研究。
1、從犯的一般刑事責任原則
按照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從犯刑事責任原則的具體適用中應注意以下兩點:(1)我國刑法對從犯采取必減主義。即對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不是“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對從犯予以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應綜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質、對犯罪結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體情形具體確定。
2、脅從犯的一般刑事責任原則
對于脅從犯的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28條明確規定“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至于對具體案件中的脅從犯是適用減輕處罰還是適用免除處罰,應根據犯罪人受脅迫的程度、被脅迫所實施的犯罪的性質以及其行為對危害結果所起的作用的大小等情況決定。一般而言,脅從犯在受到損害生命權的威脅之下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可以免除其刑事責任,因為生命權是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之外最為重要的權利,這里的生命權包括脅從犯本人及其他人的生命權。
二、幫助犯應具有什么心理狀態
幫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相對于實行犯而言,指在他人產生犯罪決意之后,以心理支持、物質幫助等方式故意幫助他人實施犯罪,或為他人實施犯罪創造便利條件,而自己不直接實行犯罪。幫助犯應具有雙重心理狀態:
其一,必須認識到實行犯所實行的是犯罪行為及這種犯罪行為將要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必須認識到以自己的幫助行為能為實行犯實施和完成犯罪創造便利條件。
其二,希望或者放任通過自己的幫助行為,實行犯能夠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幫助故意是幫助犯的主觀惡性的直接體現,也是幫助犯承擔責任的主觀基礎。行為人必須認識到自己是在對他人的犯罪行為予以幫助,“認識到正犯之行為由于自己之行為而容易實施或助其結果之發生”。幫助犯的刑事責任限于和正犯具有共同故意的犯罪事實內,對于正犯實施的超出共同故意范圍內的犯罪事實,幫助犯不負刑事責任。
現在社會我們國家在對犯罪行為進行打擊的時候,會通常發現有一些犯罪活動并不是由一個人做實施的,而是一個團伙或者說多人來進行犯罪,那么此時,對于幫助犯和其他的同伴來進行處罰的時候,需要正確的來認定他在共同犯罪行為當中所發揮到的具體作用。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怎么判?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嚴重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十級法律時效是多久
2020-12-13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房屋拆遷產權置換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3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6征地拆遷中怎樣維權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