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嫌疑人不知道報案犯罪中止后還會坐牢嗎?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并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
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二、犯罪中止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2、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
3、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4、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綜上所述,嫌疑人不知道受害人家屬報案的情況下,主動放棄犯罪,中止錯誤行徑應當認定為犯罪中止。對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通常不會判刑,免于處罰,這樣嫌疑人不會關押到監獄坐牢。這里要注意,犯罪中止不同于未遂,在處罰上比未遂要輕。
法律規定犯罪中止有幾種類型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數罪并罰,數罪并罰怎么計算
2021-02-17第三方環境保護監督實踐之相關法律分析
2020-12-02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及其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16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