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助犯的犯罪中止應該怎么認定?
幫助犯的犯罪中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認定:
1、在實施幫助行為以前,也就是幫助預備時,其只要消極地不予幫組,就成立中止犯;
2、在實施幫助行為以后,實行犯實施犯罪行為以前,幫助犯想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須及時有效地撤回其幫助行為,阻止實行犯利用本人所創造的條件去實行犯罪,才成立中止犯;
3、在幫助犯實施幫助行為以后,實行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的,幫助犯要想成犯罪中止,必須及時制止實行犯的犯罪行為,并且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才成立中止犯;
4、事后幫助犯,雖然事前曾答應為實行犯提供幫助,但在未將幫助行為付諸實施以前,仍可以消極中止的方式成立犯罪中止。此外,對于那些雖然已經進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除自己的行為的原因力的影響,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仍為能夠防止犯罪的完成或者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幫助犯,也可以犯罪中止論處。
二、中止犯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24條第二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1、對中止犯必須從寬處罰,是我國刑法關于處罰中止犯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原則。因此,不論犯罪行為的性質如何,也不論犯罪行為造成的現實危害怎樣,只要構成中止犯,就必須對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2、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因為中止犯既然自動放棄犯罪,表明其主觀惡性大為減少;沒有造成損害,說明客觀上對社會沒有造成危害,從而應當免除處罰。這樣做,可以鼓勵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懸崖勒馬,因而有助于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3、對于中止犯,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因為造成損害,說明行為人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所以不應免除處罰,而應當減輕處罰。
任何人幫助他人實施犯罪行為都是違法的,對于在實施犯罪行為期間,由于良心發現等理由,中止了幫助他人實施犯罪行為,此時由于并不會造成嚴重的危害,或者由于其并沒有提供幫助,致使犯罪主犯犯罪未遂,此時由于犯罪中止,其處罰會比較輕。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項目解散員工該怎么安置
2020-11-11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被拆遷人有權查閱評估報告嗎
2021-03-19拆遷安置房面積如何算的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