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的含義
國家賠償是1995年實施《國家賠償法》之后,由國家對行使公權力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而國家賠償金則是以貨幣形式支付賠償金額的一種賠償方式,也是國家賠償的主要方式。
二、國家賠償費標準
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2018年5月16日下發(fā)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在辦理自身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國家賠償案件時,執(zhí)行新的日賠償標準284.74元,該標準較上年度增加25.85元。
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賠償法第33條規(guī)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國家統(tǒng)計局2018年5月15日公布,2017年全國城鎮(zhèn)非私營單位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4318元。根據上述法律規(guī)定、統(tǒng)計數據,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全國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公式,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國家賠償案件,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確定了新的日賠償標準為284.74元。另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刑事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1條第2款,各級檢察機關自2018年5月16日起,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時,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執(zhí)行新的日賠償標準。
(二)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標準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造成的損害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是侵害公民身體造成一般傷害,受害人的身體能夠通過醫(yī)療復原的,比如軀體軟組織挫傷、皮膚破裂等;
2、是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殘疾,受害人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比如四肢癱瘓、失聰失明、精神失常等;
3、是造成公民死亡。
針對這幾種不同情況,《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了不同的賠償標準:
①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醫(yī)療費包括:醫(yī)藥費、護理費、住院費、合理的營養(yǎng)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指受害人本應得到的勞動收入。但是,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并不是按照受害人實際的收入情況確定,而是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每日的賠償金。比如,1992年國家職工日平均工資為7.3元,王某因身體傷害耽誤了30天的工作,就應賠償其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約211元。并且,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的賠償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也就是說,如果受害人的身體超過5年仍未痊愈,也只賠償其相當于5年的誤工收入。
②造成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十倍。殘疾賠償金,是對公民因身體殘疾而失去的收入、所受到的痛苦以及雇請人員扶助所花費的費用的賠償。殘疾程度不同,殘疾賠償金的數額也應不同殘疾等級越高,殘疾賠償金的數額也應越高。但是,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賠償金有最高額限制,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倍。
③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受害人扶養(yǎng)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對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的賠償,高于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相當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并且,受害人扶養(yǎng)的無勞動能力的人,是指依靠受害人的收入維持生活的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可以是受害人的近親屬,如受害人的父母、子女;也可以是與受害人沒有親屬關系但一直由受害人扶養(yǎng)的人,如受害人贍養(yǎng)的前妻的父母、被害人撿到并撫養(yǎng)的棄嬰等。
④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家屬的撫慰金。喪葬費是辦理喪失的費用。兩部分加起來的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對于造成受害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死亡的,都應當對其扶養(yǎng)的無勞動能力的人支付生活費。由于各地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不同地區(qū)的人所需的基本生活費也不相同,因此,有關生活費的發(fā)放標準應當參照當地民政部門有關生活救濟的規(guī)定辦理。有關給付生活費的期限問題,被扶養(yǎng)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費給付至十八周歲止;其他無勞動能力的人,因一般無法再恢復勞動能力,生活費應給付至其死亡時止。
(三)侵犯財產權利的賠償標準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產權利,主要表現(xiàn)為違法科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財產,違反國家規(guī)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違法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等。對于侵犯財產權的賠償,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應當及時返還財產和恢復原狀。財產已被損壞、滅失,以及由于查封、扣押、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造成其它損失的,應當按照直接損失予以賠償。直接損失,又稱積極損失,是指現(xiàn)存財產或者利益的減少。賠償直接損失,就是賠償已經發(fā)生的確定的損失,而不包括可能發(fā)生的、不確定的預期利益。例如:某行政機關違法沒收個體工商戶陳某經營的1000公斤大米,并進行拍賣,此時,1000公斤大米是陳某的直接損失,應當將拍賣所得價款返還給陳某作為賠償,但是該1000公斤大米如未被沒收可以進行正常銷售的利潤,則屬于不確定的預期利益,不在國家賠償的范圍之內。
大家應該已經了解了什么叫國家賠償了,其實就是國家對于自己的過錯給當事人一種賠償,賠償的方式主要是賠償金。國家賠償法把賠償的范圍劃分為三個不同的標準,不同的標準賠償的金額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國家賠償在刑事案件中出現(xiàn)的次數比較多,這也是權責一致的原則對于國家的要求。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拆流程
2020-11-12行政機關單方面解除行政合同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5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qū)別
2021-01-01看守所探視要怎樣申請
2020-12-18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企業(yè)勞動合同免責協(xié)議書有效嗎
2021-01-26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guī)定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