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未遂的未得逞應當怎么判罰?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首先,犯罪未遂應當負刑事責任。其次,由于刑法規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要確定對于犯罪未遂是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在確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與處罰原則。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個構成要件或特征也是與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態相區分的標志:
第一,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這與犯罪預備相區別;
第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來,這與犯罪既遂相區別;
第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態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導致的,這與犯罪中止相區別。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的犯罪未能得逞,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區分的關鍵點。
二、在審判實踐中,衡量犯罪分子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筆者認為,一般是從四個方面考慮:
1、實行行為必須實際接觸或者接近犯罪對象。例如,攜刀埋伏路邊伺機行搶的搶劫犯,如果在行為出現之前即被抓獲的,不能認為搶劫已經著手,仍應屬犯罪預備的行為。
2、實行行為必須對犯罪的直接客體造成了直接威脅。否則,即使已經接觸或者接近犯罪對象,也不能認為是犯罪著手。例如,尾隨”行為,對犯罪客體只是一種間接的潛在威脅,尚未直接危及犯罪對象的安全。其行為完全符合犯罪預備行為的本質和要求。只有再往前發展一步,直接指向犯罪對象,造成了實際的威脅,才能視為行為人實行犯罪的著手。
3、實行行為必須能夠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發生。有些犯罪實行的行為雖然還沒有直接接觸犯罪對象,但只要這種行為能夠對犯罪的客體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就應認為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例如,行為人只要把毒品放在被害人要吃的食物里,就有可能導致被害人死亡。
4、實行行為必須能表現其犯罪的意圖。著手犯罪是以行為人具有犯罪意圖為前提的,也就是說,行為人的行為已經明顯表露出他主觀上是在追求某種犯罪結果的發生。例如,同是擦燃火柴,既可以用于點燃香煙,也可以用來放火。只有是為了放火而擦燃火柴的行為,才能成為放火罪的著手。
犯罪未遂也是犯罪形態中的一種,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于犯罪未遂的判罰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在公安機關對相關犯罪情況進行調查取證后,應當對是否構成犯罪未遂來進行認定,如果構成未遂的,則根據未遂的量刑標準來進行處理。
犯罪未遂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未遂罪還需要判刑嗎
犯罪未遂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入刑標準及處罰條例是什么
2020-11-18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