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患雙方矛盾中患者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在醫患雙方矛盾問題上,醫方固然有責任,但患者有時也是沖突主要挑起者。主要表現在:
(1)有些患者對醫療期望值過高,認為是小病應治愈,有的是道聽途說,這種病怎么醫成這種樣子,產生不滿心理。在醫院鬧了起來。有些修養較差的家屬侮辱醫生。
(2)不信任心理:有些患者希望老資格醫生為其治病,一旦得不到滿足,出了一些合并癥,將認定是年輕醫生造成的,發生糾紛。
(3)有些病會產生不良心理影響,如癌癥、慢性病、長期不愈,患者發生不滿,絕望心理,將會遷怒于醫務人員。
二、醫療糾紛協商解決后能反悔嗎
醫患雙方協商是解決醫療事故爭議法定途經之一。但在實踐中,經常會發生雙方簽訂書面協議后,患者方反悔的情況。醫患雙方自行協商是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民事合同。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也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法院提起訴訟。”
自行協商為首選途徑,醫患雙方通過協商,達到交流溝通,消除誤會,增進理解,相互體諒,平息矛盾,解決糾紛。
醫患雙方發生醫療糾紛后,通過協商對糾紛的性質達成共識,對有無醫療過失或是否屬于醫療事故達成一致意見,并對解決糾紛的方式方法及雙方權利義務作出約定,這就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則在解決醫療糾紛中的體現。
我國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則就是要給予市場主體以充分的自主權利,鼓勵和保障民事主體自由地從事各種市場活動。醫患雙方簽訂的協議書,只要不違背法律規定,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必然受到法律所保護。
我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五條規定:“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
醫療糾紛發生后,醫患雙方通過自行協商,對解決爭議的意思表示一致并達成書面協議,這是醫患雙方當事人遵循自愿、合法、平等和公平原則對解決醫療糾紛訂立的合同。
醫患雙方矛盾中患者方面存在哪些問題?醫患雙方的矛盾永遠不會是單方面,而是雙方共同造成的,只要雙方各退一步,也許矛盾就不會發生。醫患雙方矛盾問題應該要怎么樣解決或是就解決方法不太了解,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行會怎樣
2021-03-02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形式發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