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前犯罪嫌疑人可以見家屬嗎
不能。家屬在案件判決前是不能見嫌疑人的,最早一次見面應該就是開庭的時候了,因為一般的案件公開審理是允許家屬旁聽的。?可以委托律師去會見。?很多看守所也是允許嫌疑人和家屬通信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38條?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第39條?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如何認定有犯罪事實發生
犯罪事實是量刑的客觀根據,沒有犯罪事實就無法確定犯罪,量刑就失去了前提。犯罪事實有廣義與陜義之分,這里講的犯罪事實是廣義的犯罪事實。廣義的犯罪事實是指客觀存在的與犯罪有關的各種事實情況的總和。它既包括犯罪構成的基本事實,也包括犯罪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因此,作為量刑根據的犯罪事實包括以下四項內容:
1、犯罪事實。它是指犯罪構成要件的各項基本事實情況。查清犯罪事實就是要查明何人在何種心態支配之下,針對何種對象實施了危害行為,并造成了何種危害結果,侵犯了何種合法權益。
2、犯罪的性質。它是指犯罪行為的法律性質,即某一危害社會的行為經由法律規定并通過審判機關確認的犯罪屬性,表現為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什么罪,應定什么罪名。
3、犯罪情節。刑法上的犯罪情節有兩種:
一種是定罪情節,即影響犯罪性質的情節,它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素;另一種是量刑情節,是指犯罪構成基本事實以外的其他影響和說明犯罪社會危害性程度的各種事實情況。
4、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它是指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損害結果的程度。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社會危害性程度大小是區分罪與非罪、罪輕與罪重以及由此而定的對犯罪分子是否適用刑罰、如何適用刑罰的重要根據。
公訴前犯罪嫌疑人可以見家屬嗎?犯罪嫌疑人在公訴前最應該見的是律師,其家屬也應該為犯罪嫌疑人找個專業的律師,提供相應的法律幫助。公訴前犯罪嫌疑人家屬想要幫助下他們該怎么做,建議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網上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夫妻欠債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營業房拆遷可以按照商鋪拆遷來補償嗎
2020-12-09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不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