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的預備狀態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一)主觀上為了犯罪
(二)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三)事實上未能著手實行犯罪:一是預備行為沒有完成,因而不可能著手實行犯罪;二是預備行為雖已完成,但由于某種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
(四)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犯罪預備行為與犯意表示的區別
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應注意下述二種區分:
(一)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分
犯意表示是在實施犯罪活動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流露出來。犯意表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一定的行為,但這一行為僅僅是其犯罪意圖的表露,還不屬于為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因此,它和犯罪預備具有本質的區別:犯意表示不可能對社會造成實際危害,也不具有對社會的現實危害性,因此刑法沒有規定處罰犯意表示。而犯罪預備是為著手實行犯罪而制造條件,對社會存在著實際威脅,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明文規定預備犯應負刑事責任。
(二)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分
犯罪的實行行為主要是刑法分則所規定的行為,在一般情況下,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不難區分,但也有少數情況,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分存在一定難度。例如殺人、搶劫、強奸等暴力犯罪中的尾隨行為、守候行為或尋找被害人的行為等,到底是預備行為還是實行行為?對此,在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觀點。我們認為,這些行為的性質基本上還是為進一步實行犯罪制造條件,不能認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而應視為犯罪預備行為。
綜上所述,對于一些犯罪都是有預備的,對于這種情況在量刑的時候都會加入加重處罰的考慮當中,但是對于一些犯罪的預備狀態需要區別的是,這時候并沒有實施犯罪,所以很有可能是處于犯罪中止,可以認定為犯罪未遂的狀態的。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9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