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盜騙與詐騙作為有哪些區別
在我國刑法體系中,盜騙罪與詐騙罪雖然都屬于財產犯罪,都以被害人的財物為行為對象,但二者在財產犯罪中的體系地位卻并不相同,在對財產的保護方向上有所差別,由此也使得二者在行為結構和不法類型上有著顯著的差異。
盜騙罪側重的是對所有權和占有本身的保護,其首要保障的是權利人對財物既有支配狀態的存續,并通過對權利人支配狀態的保護來確保權利人對相應財物進行支配和使用的自由。與此相應,竊取行為的基本構造表現為:行為人違背權利人的意志破除其對財物的占有,建立自己或其他第三人對財物新的占有。換言之,對盜騙罪而言,行為人必須是主動侵入了權利人的財產領域,侵犯了權利人對財產的支配狀態,故而屬于典型的“他人損害”型犯罪。也正是由于盜騙罪強調的是對權利人財產支配狀態的損害,故而只要行為人成功破除了權利人對財物的占有并且建立起新的占有關系就足以認定盜騙既遂,至于權利人的財產是否因此整體上遭受減損,則在所不問。
相反,詐騙罪所保護的卻不是權利人對財物靜態的占有和支配本身,而是通過確保權利人在對財物進行支配和利用的過程中享有正確的關鍵信息,從而防止權利人在社會經濟交往中遭受財產損失。換言之,詐騙罪旨在禁止行為人以錯誤信息對權利人進行誤導,致使后者不理性地對自己的財物加以使用,并因此導致財產減損。與盜騙罪對于財產支配狀態的保護不同,詐騙罪保護的是權利人在對財物進行處置和利用的動態過程中能夠基于正確的信息進行理性決定,并由此維護自己的財產。由于詐騙罪著眼于權利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對財產進行處分和利用的動態過程,權利人或者說被害人自己的行為就必然是詐騙罪不法內涵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因此,我國學者普遍認為,詐騙行為的基本構造表現為:行為人就事實進行欺騙,導致被害人陷入認識錯誤,被害人基于認識錯誤進行財產處分,由于財產處分使行為人或者第三人取得財產,而被害人則因此受到財產損失。也正是因為在詐騙罪中是由被害人自己基于認識錯誤違背自身真實意志對財產進行了處置或者使用,所以詐騙罪屬于“自我損害”型犯罪。基于同樣的原因,詐騙罪的成立也不以行為人破除了權利人對財產的支配和占有狀態為前提,而是著眼于權利人的整體財產是否遭受減損。事實上,我國即便主張詐騙罪是針對個別財產犯罪的學者,也同樣認為只有當被害人整體財產遭受損失時,才能認定詐騙既遂。
我國對社會上的違法案件的治理較為嚴格,相關的犯罪者的犯罪行為在我國的法律中有著詳細的解釋。盜騙是指相關的當事人以蒙騙的手段取得他人的財物,而詐騙是指利用虛假的信息,騙取他人的信任后獲得的財物。對我國的社會治安和經濟發展都帶來較大的影響。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抵押在前,租賃在后,租賃無效嗎
2021-03-11合同形式的強制規范
2021-02-28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沒有工傷鑒定怎么辦理,超過一年是否還可以辦
2020-11-27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商號如何取得
2021-03-16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家人經濟犯罪會凍結家人的財產嗎
2021-02-28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