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我國對于殺人罪的處罰是很嚴重的,如果情節極其惡烈的話是要判死刑的,那對于未成年人如果滿了十四歲的殺了人的話,也是要負刑事責任的,那么如果未成年殺人判多少年?對于未成年一般不是判死刑的,根據案件的情況,輕的要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重的話肯定就是無期徒刑,那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刑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所以,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肯定不會判處死刑的。
但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而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因此,他有可能被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最有可能的是十年以上。既然是判刑,就不是去管教所了。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特有原則
一、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在整個未成年人案件訴訟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是處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主導思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其他訴訟原則基本上都圍繞此原則展開。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8條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條都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司法機關都必須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對未成年人不失時機的進行教育、挽救。司法人員應當照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尊重其人格尊嚴,保障其合法權益。教育他們認清自己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及其嚴重性、危害性,喚醒他們的悔罪意識和懺悔心理,教育他們認罪服法,接受改造,重新做人。
二、分案處理原則
分案處理原則是進行未成年人刑事訴訟所必須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則。分案處理,即在處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應當在時間上和地點上都與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分開進行。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1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審前羈押的未成年人,應當與羈押的成年人分別看管。對經人民法院判決服刑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服刑的成年人分別關押、管理。分案處理的原因在于未成年人各方面都不成熟,如果與成年人共同關押、審理、服刑,可能不僅使未成年人得不到正確的教育和挽救,還可能受到成年人的不良影響,甚至更嚴重的“污染”,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改造。另外,未成年人與成年人關押在一起,還可能使他們受到成年人的傷害,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安全。
三、不公開審理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都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歲以上不滿18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對在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如果有必要公開審理的,必須經過本院院長批準,并且應適當限制旁聽人數和范圍。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規定,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未成年人案件不公開審理,有利于保護未成年被告人的名譽、自尊心和人格尊嚴,防止公開訴訟給他們造成的不必要的心靈創傷和過大的精神壓力,有助于他們接受教育和挽救,重新做人。
四、及時原則、和緩原則
及時原則是指在訴訟進行的每個階段,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都應當及時對案件作出處理,不拖拉、不延誤。訴訟及時本來是任何訴訟都應當遵循的原則,但鑒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強調未成年人訴訟程序的及時性顯得尤為必要。訴訟及時原則要求刑事訴訟的進行不能過快或太慢。訴訟進行得過快,控辯雙方就難以充分地收集材料和證據,難以充分地提出主張和舉證,案件事實的查明和法律的正確適用就會受到影響;訴訟進行得太慢,容易造成訴訟延誤,不僅可能造成證據滅失、毀損等,更會使當事人的權利受到損害,同時也會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而且,由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大部分是屬于初犯、偶犯或者沖動型犯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上都還不盡成熟,訴訟時間過長、特別是羈押時間過長將會給其未來帶來長期的影響。因此,對于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更應當及時進行。
和緩原則要求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定要注意結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心特點,盡量不采用激烈、嚴厲的訴訟方式。比如,盡量不用或者少用強制措施,在傳喚、訊問以及審判的時候,應當盡可能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必要的時候,可以邀請其老師參加等。在訊問時,應注意以教育式、啟發式進行耐心細致地開導,語氣盡量溫和。在審判時,應當采用少年法庭的形式,注意給法庭創設溫情、和緩的氣氛。在實踐中,有些地方法院采用“圓桌法庭”的形式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綜合上面所說的,未成年人雖然不會判決死刑,但是還是要負刑事法的,因此,如果未成年殺人判多少年?就要根據案情來判決,不同的案件判處的刑期也會不一樣的,所以,對于監護人來說,未成年人一定要好好的教育,不要讓他們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未成年人在校期間受傷責任如何承擔
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中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有什么區別
2021-01-12沒有見到征地批文,可以拒絕征地拆遷嗎
2021-03-18強制傳喚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2-12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