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也被稱作即時取得,主要指的是受讓人從無權處分人方面獲得轉讓的財物。那么如果受讓人是出于善意的情形下獲得財物,這時受讓人擁有財物所有權。那么,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的五個要點是什么?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主體
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二、客體
在客體方面,從《物權法》第106條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我國規(guī)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三、主觀方面
就主觀方面來說,受讓人應當?shù)纳埔獾摹K^“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為人在為某種民事行為時不知存在某種足以影響該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對于認定這種“心理狀態(tài)”,我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讓人是否有“知情”的義務,通過他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以及對轉讓人的了解程度,受讓人是否能夠判斷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受讓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對價,如果受讓人明知其取得該物的價格與實際價值相差極大,則可以認定為其行為出于“非善意”;最后,應當考慮交易的場所是否符合常理。需要強調的是,善意取得為即時取得,因此善意的準據(jù)時點原則上應為法律行為發(fā)生時即受讓財產時為準,至于事后知情與否,并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構成。
四、客觀方面
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依一定的法律行為而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讓人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而受讓人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支付合理對價”的法律行為。我國《物權法》中規(guī)定“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就充分說明了這種行為的性質必須的有償?shù)模苜洝⒗^承等無償方式取得的物不能發(fā)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五、動產和不動產
善意取得既可以適用于動產,也可以適用于不動產,但法律規(guī)定禁止流通的動產或者不動產,如貴重金屬、毒品、麻醉品、國家專有財產、盜竊物、贓物等不適用善意取得。
通過上述資料,我們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的五個要點在上面都已經(jīng)進行了明確的介紹。我們知道善意取得同時適用動產和不動產。我國法律規(guī)定,無處分權的人如果將財物轉給其他人,所有權人是有權利進行財物追回,并向無處分權人追究補償責任。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和催告權
房屋所有權證明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紀案件有追訴時效嗎
2021-02-07交通事故后醫(y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如何維護榮譽權
2020-12-08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yè)證書嗎
2021-01-122020年棚戶區(qū)改造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