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都知道,如果觸犯我國刑法的規定,那么肯定是會受到法律嚴格的懲罰的。當然必須要經過法院的判決。比如說我們國家法律當中就規定了拒執罪,它是一種簡稱,很多人都想知道。在我國拒執罪主體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一、在我國拒執罪主體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犯罪主體的身份性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有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員。根據《解釋》本罪的主體不僅包括被執行人,還包括向人民法院提供執行擔保的人和協助執行義務的人,另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通謀,利用自己的職權防礙執行的,構成本罪的共犯。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簡稱拒執罪)
行為起始日究竟應當怎么界定,這是一個尚有爭議且亟待明確的現實問題。法學理論界對此尚缺深入的探討研究,論者們囿于相關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的字面表述,一般是糾結在從執行申請抑或執行通知發出起算之上。也有一些論者主張以裁判生效之日為拒執罪行為起算日,有的甚至認為裁判生效之前的預拒執行為也應納入拒執罪行為之列,然而其論證尚難令人信服。而司法實踐目前則處于各行其是的狀況,有的從執行程序開始后起算,有的則起算于裁判生效之時。最高法院近日對拒執罪做出最新的司法解釋,解決了追究拒執罪的實體和程序的重要問題,遺憾的是對于拒執罪行為的起始日問題卻未有明確而直接的回應。本文的基本看法是:拒執罪行為有的只能在執行程序中發生,比如屬于“硬拒型”的使用暴力等對抗執行的行為;有的則可能在法院裁判生效之后即發生,最為典型的是屬于“軟拒型”的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可供執行的財產;至于訴中乃至訴前的預拒執行為,在有權機關未明確作出入罪表態時不宜納入拒執罪。下面從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財產切入,圍繞拒執罪行為起始日的界定這一主題展開分析論證。
認為拒執罪行為起始日應以執行通知發出為標志的依據,是最高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項規定。該項規定將“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作為拒執行為“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僅從該項規定來看,確實有“發出執行通知以后”的時間限定,似乎可以作為支持“執行通知說”的依據。然而,該第三條規定了六項,第六項是個兜底條款:“其他妨害或者抗拒執行造成嚴重后果的。”既然有這一兜底條款,那么裁判生效之后執行通知發出之前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財產,造成無法執行的數額巨大的拒執行為也是可以被包含在其內的。可見,僅就“法釋解釋”來看,“執行通知說”就存在可商榷之處。易言之,不可以僅僅基于該第一項規定而進行反面解釋,進而推出拒執罪行為的起始日都應以執行通知發出為標志。更何況,“執行通知說”并沒有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之后作出的《關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這一立法解釋的支持。
上述立法解釋規定了五項拒執罪行為,與“法釋解釋”第三條第一項相對應的情形被表述為:“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這里的改變主要有二:一是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財產不限于已被依法查封、扣押、凍結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二是拒執罪的該類行為起始點不受“發出執行通知”的限制。這說明,拒執罪的此類行為不再限于“執行通知發出”之后。然而,由于其中用了“被執行人”這一概念,于是就有拒執罪的該類行為應以申請執行為前提的“申請執行說”。該說的理由為“被執行人是相對于申請執行人而言的一個法律概念,無申請執行人自然也無被執行人。”依筆者看來,“申請執行說”也是難以自圓其說的。一是根據民訴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定,執行有申請執行與移送執行兩種,后者的被執行人就不與申請執行人孿生。二是該立法解釋規定了五項拒執情節嚴重的情形,第五項也是兜底條款。因此,與其說根據“被執行人”用語推出“執行申請說”,不如將拒執罪主體解釋為“負有執行義務的人”,而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是包括生效裁判確定的給付義務人的。
首先,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在我國拒執罪的主體,他是特殊的主體,并不是一般的主體,至于具體的主體,主要指的是付有履行義務的主體。除此之外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其他的具體法律規定。
侵占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非法組織賣血罪標準主體是怎樣的,法條是怎樣的?
強奸罪賠償多少錢,從重處罰的情節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什么意思
2021-02-21拆遷律師對提高補償有什么幫助
2020-11-09不是村民的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20如何銷售拆遷安置房
2020-12-10在拆遷區的二手房買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3拆遷補償按土地面積算嗎
2020-12-28自管公房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9舊城改造補償標準提高或拉動周邊房價
2021-01-20借力舊城改造 新鴻基強勢把握市中心話語權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