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犯罪嫌疑人在參加庭審的時候,態度囂張,承認一些犯罪事實,但是不認為自己有罪,通過辯護律師做無罪辯護。在我國刑罰體系中,有一類是緩刑,針對的是犯罪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小的犯罪活動。那么,認事不認罪緩刑可以嗎?小編根據相關法律條文和大家講一講。
一、認事不認罪緩刑可以嗎?
不認罪,是沒有判決緩刑機會的。因為判決緩刑的之一就是有悔罪表現,不認罪當然不會悔罪。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符合刑法規定的緩刑條件的,依法適用緩刑。但是,司法解釋同時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適用緩刑:因侵犯知識產權被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后,再次侵犯知識產權構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現的;拒不交出違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適用緩刑的情形。
法律依據《刑法》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1、犯罪情節較輕;
2、有悔罪表現;
3、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4、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二、緩刑考驗期從何時算起?
刑法第73條規定,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從刑法條文來看,確定之日不應是生效之日。我國刑法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都明確規定為從判決執行之日計算,而對緩刑考驗期限,卻規定為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可見在立法上執行之日與確定之日是不同的時間概念。由于判決生效后交付執行,因此從執行之日起計算又可稱為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計算。那么,判決確定之日不是指生效之日。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綜上所述,根據刑法規定,法院對犯罪嫌疑人判處緩刑是有條件限制的,其中一條就是被告認罪態度良好。如果認事不認罪緩刑是不能通過的,這說明被告不承認自己的罪行,自然得不到從輕發落。被判處緩刑的,應該到社區參加矯正,在這個期間違反規定的,法院可以收回并維持原判。
累犯是否適用緩刑
挪用公款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緩刑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有哪些特點
2020-12-18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應該在哪里做
2021-01-17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