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活動中,為了明確合同各方的權力和義務,保證商品或服務交易的順利完成,交易方往往會采取簽訂合同的方式,依托法律保護交易行為,但在現實中,有些犯罪分子從開始就抱著詐騙的目的,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打算,以欺詐哄騙、弄虛作假等手段騙取交易對手的錢財,不僅造成合法商人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那么,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八種參照點是怎樣的呢?
一、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二、合同詐騙罪的八種基本刑參照點
個人合同詐騙,數額不滿5000元的,單處罰金刑;5000元以上不滿1萬元的,為拘役刑;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個人合同詐騙數額滿3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數額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具有兩個以上情形的,在六個月之內酌情增加刑期: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個人詐騙5000至2萬以上,單位詐騙5-20萬以上就可以立案追訴,具有主犯、慣犯、造成嚴重損失、詐騙特定用途物資造成嚴重后果、詐騙物無法歸還、用詐騙物犯罪、受過刑事處罰以及被害人嚴重傷亡這八種參照點的,在基本刑三年的基礎上,隨詐騙金額增加,刑期相應延長。
合同詐騙的預防方法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合同租房拖欠房租如何處理
2020-12-14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離婚凈身出戶協議寫明不出撫養費是否合法
2020-11-14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