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非法集資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的各個行業都會存在,比如說我國的銀行行業,經常可以看見的是銀行的員工進行非法集資,他都知道我國對于非法集資行為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卻不知道銀行員工非法集資處罰的標準在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銀行員工非法集資處罰的標準在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集資詐騙的數額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應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廣告費、中介費、手續費、回扣,或者用于行賄、贈與等費用,不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歸還可予折抵本金以外,應當計入詐騙數額。
二、非法集資六種典型手法
1、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者吸收存款。
2、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發售虛假的理財產品,另一個是虛構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擔保非法吸收資金。
3、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科技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市民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逸。
4、打著“養老”的旗號。有兩個突出形式:一是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人“加盟投資”。另一個是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人投入資金。
5、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以毫無價值或者價格低廉的紀念品、紀念鈔、郵編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的時間后高價回購,引誘市民購買,然后攜款潛逃。
6、假借P2P名義。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絡借款平臺,以高利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存款,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如何快速識別
1、看融資合法性
合法的融資應得到有關部門批準。發行股票要得到中國證監會批準,應當在股票交易所交易;銷售保險要得到中國保監會批準獲取代理人資格;發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債券),要得到財政部批準或中國銀監會批準。
2、看宣傳方式
是不是通過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獲取的集資信息,或者親戚朋友同事轉發轉告的信息,包括以各種途徑向市民傳播吸收資金的信息,以及明知吸收資金的信息向市民擴散而予以放任等情形。如果是,就要格外小心。
3、看經營模式
投資回報有哪些?有沒有實體項目?為什么不向銀行貸款?集資款用在實體經營項目還是投向不明?獲取利潤的途徑是什么?沒有項目或者虛構項目,甚至劣質項目都蘊含著巨大風險,市民要注意。
4、看參與集資主體
是不是誰都可以參與,對不特定對象來者不拒。這個時候,也要小心。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非法集資行為在我國刑法上的規定包括集資詐騙罪以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具體的非法集資的行為處罰標準應當根據具體案情來判斷,其實也就是根據詐騙的金額數量來判斷。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集資房可以買賣嗎?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警察遭人辱罵后打人怎么處理
2020-12-26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