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變造身份證是屬于一種犯罪行為的。一旦身份證信息被改變了,就有可能造成該人與其他人的社會關系的改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公安機關等對居民的管理造成困擾。同時也會對自身的一些利益造成損失。那么,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判多久?
一、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如何認定
(一)罪與非罪的界限
考察某種危害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要在準確評價其社會危害性基礎上分析是否具備本罪的全部構成特征。對于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例如出于個人癖好,模仿真居民身份證制造摹本,并未使之流入社會而僅是個人收藏的;行為認為自己的居民身份證字跡不清,擅自開啟證件聚脂薄膜密封加以深涂的,或認為證件姓名用字有誤,擅自涂改的,不應認為是犯罪。
(二)本罪與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界限
居民身份證是公安機關頒發給具有一定資格公民的證件,因而也屬于國家機關的證件的一種,但立法者出于對居民身份證制度的有效管理,單列其為一罪,有利于懲治這類犯罪。
二罪的區別表現為:
1、二罪侵犯的直接客體不同,后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機關的信譽和正常的管理活動;
2、二罪的行為手段不同,后罪中除了包括偽造、變造以外,還有"買賣"。因而如果有買賣居民身份證,社會危害性嚴重應予以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應以后罪論處。
3、二罪侵犯的對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對象是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
(三)本罪與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
1、二罪侵犯的客體不同,后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信譽和正常活動。
2、二罪的行為手段不同,后罪行為手段僅限于偽造一種。
3、二罪侵犯的對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對象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
二、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判多少年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是違法犯罪行為,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280條規定: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通過上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判多久這個問題不在有疑問了。在我國,都是一人一證的形式,每個人的身份證信息都是和自己的戶籍相對應的。所有我國有規定不能隨意改變自己的證件信息。否則,就會構成犯罪。
冒用他人身份證該如何處罰?
新刑法冒用身份證是怎么規定的?
身份證遺失補辦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新三板掛牌業務規則詳解
2020-11-17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拆遷戶能買農村房子嗎
2020-12-20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