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瑰寶,承載著人類智慧和文明的結晶,擁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私自將文物法中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販賣或者贈送給外國人,是構成犯罪的行為。下面,小編將為大家深入介紹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是什么罪。
一、構成特體罪體
1、罪體
(1)行為
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的行為是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這里的私自,是指未經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批準。出售,是指有償地轉讓。贈給,是指無償地轉讓。
(2)客體
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的客體是外國人和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這里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據文化部《文物出境鑒定管理辦法》的規定,是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外國制作、生產和出版的陶瓷品、金銀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種質料的雕刻品、雕塑品、家具、書畫、碑帖、拓片、文獻資料、織繡、文化用品、郵票、貨幣、器具、工藝美術品等。1949年以后,我國已故近、現代著名書畫家、工藝美術家的作品,經鑒定不許出口的文物也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此外,根據文化部、對外貿易部公布的《文物出口鑒定參考標準》、《文物出境鑒定管理辦法》的規定,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還包括:1949年以前創作、生產、出版的具有一定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文物、圖書;各個時期的革命文物;有泄漏國家機密,或者歪曲、丑化中國人民,或者歪曲、丑化中國人民,或者在政治上有不良影響的文物、圖書;少數民族的文物;1949年以后具有高度的政治意義和藝術水平的藝術創作、原稿、手稿等。應當指出,在上述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中,只有珍貴文物才是本罪的客體。珍貴文物應當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的標準確定。
2、罪責
非法的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而有意出售或者贈送給外國人的主觀心理狀態。
二、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珍貴文物的管理活動,犯罪對象是珍貴文物。國家對珍貴文物的管理活動,是指國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對各項珍貴文物的保護、管理活動,根據文物保護法的規定,珍貴文物具體包括: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藝術品、工藝美術品、文獻資料與實物等等。在具體案件中,行為人所出售或贈送的文物是否屬于珍費文物、價值如何,必要時,應當請有關專家根據國家法律及有關規定進行科學鑒定。出售或贈送一般歷史文物出口的,應按走私行為或走私犯罪處理,不構成本罪。
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以及《文物出境鑒定管理辦法》的規定,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和外國制作、生產或出版的陶瓷器、金銀器、銅器及其他金屬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種質料的雕刻品、雕塑品、家具、書畫、碑帖、拓扯、圖書、文獻資料、織繡、文化用品、郵票、貨幣、器具、工藝美術家的作品等;1994年以后,我國已故著名書畫家、工藝美術家的作品等;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化石,都必須進行文物出境鑒定。文物出境鑒定,是對申報出境的文物,依據《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及國家規定的文物出口界限和鑒定標準,進行鑒定、查驗,決定其是否能出境。對于禁止出境的珍貴文物,或者由國家予以征購,或者由私人收藏,私人也可以將收藏的珍貴文物捐獻國家,但不能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這將造成珍貴文物的流失,對于國家的文物發展是是不可彌補的損失,也嚴重侵犯了我國的文物管理制度。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行為。根據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個人收藏的文物可以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收購,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文物收購業務,私人收藏的文物,嚴禁倒賣牟利,嚴禁私自賣給外國人。所謂私自出售,是指將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有償出賣給外國人。而私自贈送,則是無價地將珍貴文物的所有權轉移給外國人。至于行為人是否已出售、贈送成功,并不影響本罪成立。例如,在出售過程中即被抓獲的,也仍應按本罪處理。珍貴文物的來源,應是私人收藏的。
根據《文物保護法》第31條第4款的規定,行為人將私人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以走私論處,本法將私自出售或私自贈送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給外國人的行為,單列一條,獨立成罪。本罪為選擇性罪名。如行為人僅觸犯了其中一個罪名,則以其中的一罪定罪處刑。如行為人同時具有兩個行為的,則可以定兩個罪名,但不能實行數罪并罰。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依本條第2款的規定,單位亦可成為本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而私自出售、贈送給外國人。如果行為人主觀上確實不知是珍貴文物或者被他人欺騙利用,因其主觀上沒有犯罪的故意,不應按本罪處罰。至于行為人私自出售、贈送給外國人珍貴文物的動機性質是什么,例如是為了出售營利、轉贈他人或是自己收藏,對于成立犯罪并無影響,但可以作為量刑時的情節予以考慮。
5、刑法條文
第三百二十五條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6、處罰
根據刑法第325條第1款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罰金。第2款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個人犯罪的規定處罰。
7、相關說明
(1)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文物的保護管理制度。犯罪對象是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陀^方面表現為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贈送給外國人的行為。主觀方面是故意。本罪主體包括個人和單位。
(2)本罪是新罪名,1979年刑法沒有規定。依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以走私論處。新刑法將此行為規定為單獨犯罪。
綜上,小編從構成特體罪體、構成要件、刑法條文、處罰和相關說明等各個部分深入介紹了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是什么罪。從中可見,國家為了保護文物以及其所承載的歷史人文價值,不讓其流落海外,嚴格地限制了文物的出境和交易。
倒賣文物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具體有哪些不同點?
觸犯倒賣文物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唯一住房如何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有哪些條件
2020-12-22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