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產品都有其獨特性,申請了文化遺產保護或者國家專利。但是市場上經常出現復制品的銷售,這些復制品沒有經過原產品廠商的同意,一般都是侵權銷售,行為構成犯罪。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怎么判?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為大家解答疑惑。
一、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怎么判?
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著作權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這與侵犯著作權罪侵犯的客體是相同的。兩者所不同之處在于,本罪的侵權具有間接性,即對他人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侵犯是由非法復制、出版或者其他制作行為直接造成的,行為人的銷售行為只不過是前述直接侵權行為的延續,或者說是對直接侵權行為的一種幫助。也正因如此,其危害性比侵犯著作權罪相對要小些。
本罪的對象是侵權復制品。所謂侵犯復制品,依本條的規定,主要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而復制發行的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擅自出版的他人享有出版權的圖書、末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銷售侵權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行為。
銷售是本罪客觀行為的具體內容,銷售僅指將侵權復制品向消費者出賣,非銷售營利行為不能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如果行為人不是銷售而是贈與、出借或收買自用等,均不符合本罪行為特征。應該注意的是,對這里的“銷售”之理解不應過于狹窄,如僅限于“出賣”的行為,對于出于營利目的把侵權復制品大量出租的也應視為一種“銷售”行為,以防止犯罪分子以此逃避罪責。行為人銷售侵權復制品還必須是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才能構成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關于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精神,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指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萬元以上或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違法所得數額未達到上述標準的不能構成本罪。侵權復制品是銷售侵權復制品罪中“銷售”的物品,它是在侵犯他人著作權、專有出版權等合法權利的情況下復制、出版和制作的,對于銷售為《著作權法》所規定的合理范圍內使用的作品,如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而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是否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我們認為,這種行為是否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應當注意以下兩點:
(1)違法所得數額。如果僅為銷售少量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不大的,不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可給予行政處罰。
(2)合法復制品的性質轉化,復制品的合法性一般是有一定條件的,超出合理使用的范圍,合法復制品的性質發生轉化,已不具有合法性,如依照《著作權法》,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澤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是合法的,但這些作品只能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如果出版發行,則是非法的,因此超出合理使用范圍銷售有關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應按銷售侵權復制品罪處罰。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第220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單位犯本罪的,實行兩罰制,即既對單位判處罰金,又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本罪主體應該是指侵權復制品制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單位。如果是侵權復制品制作者自己實施銷售行為的,構成侵權著作權罪而非本罪。當然銷售侵權復制品的行為人也可能與制作侵權復制品的行為人共同構成侵犯著作權罪而非本罪。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營利目的。這就要求行為人必須明知是侵權復制品而仍進行銷售的才能構成本罪。“明知”包括“明知必然是”和“明知可能是”兩種情況,只要行為人有其中之一情形的,就可認為其屬于“明知”,不能把“明知”局限于“確知”,以免放縱犯罪分子。對于“明知”的認定,不能僅憑行為人的口供,而應根據全案情況尤其是侵權復制品的來源渠道、行為人進貨與銷售的價格等客觀事實來綜合分析判斷。如果行為人出于過失并不知道屬于侵權復制品而予以銷售的,不構成本罪。
綜上所述,銷售侵權復制品的案件主要是侵犯原產品的專利和文化保護。侵權復制品不僅影響到原產品的銷售,而且破壞了原產品的產品文化和原產品的文化生態環境。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怎么判?一般處以三年一下有期徒刑,并處以罰金。如果是單位行為,會對單位負責人追究刑事處罰。
職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保險公司對第三人賠償后,可以向侵權人追償
軟件復制品持有人不知情是否構成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經許可運輸煙花爆竹如何處罰
2020-11-22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1-02-03如何確定負有刑事賠償義務的機關
2021-01-18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承包土地多少錢一畝,土地承包合同
2020-11-26農村宅基地轉讓條件及糾紛有哪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