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鐵西區律師 ? 麒麟區律師 ? 上虞市律師 ? 銅山區律師 ? 海淀區律師 ? 濟陽縣律師 ? 新市區律師 ??
未成年人犯罪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情節有的時候也是很嚴重的。成年人犯罪是要立案的,但是大家未成年犯罪是否要立案還是有疑問的,畢竟立案的對象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在法律中受到的保護要比成年人多,及時是犯罪的行為,也有一定保護,下面小編就詳細介紹大家疑問的問題。
一、未成年犯罪是否要立案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立案的前提條件,就是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啟動刑事訴訟程序。也就是說,對任何一個已經被確認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從而沒有刑事責任的人,進行刑事立案偵查,都是錯誤的。
二、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理原則
(一)從寬處罰原則
(二)不適用死刑原則
(三)盡量適用緩刑的原則
三、未成年人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未成年人是個比較特殊的群體,需要被社會保護,所以在法律中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也特別詳細。我國法律對于未成年人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我們這里所說的犯罪是刑事犯罪。
1、在我國,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造成他們人身損害或者財務損害等一般有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賠償損失。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只有犯下列刑事罪名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另外補充一點,有些家長比較害怕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特別是找工作,我們法律有一個很人性化的規定就是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四、未成年人犯罪家長怎么辦
未成年人是未來的希望,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作為家長,需要明確的是,孩子犯錯不可怕,但一定要及時教育,及時處理,盡快將未成年人拉回正途,幫孩子找回一個沒有污點的未來。
第一步:帶領孩子主動自首
如實交代罪行自首,即在孩子犯罪后,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前,主動投案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的行為。自首是我國刑法規定的從輕量刑情節之一,直接關系到量刑是否從輕的問題。因此,自首是避免東窗事發、減輕刑罰的最好途徑。 當然,不是自己主動投案,而是已經被采取了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也成立自首,對于所供述的罪行仍然可以考慮從輕處罰。
第二步:收集并保留有利證據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被迫走上犯罪道路,或者是初犯、偶犯,或者自己與整個犯罪活動沒有密切聯系,那就請一定幫助孩子收集保留好能夠證明相關情況的證據,并及時提供給公安機關,這些證據就是你保護孩子最有力的工具。
第三步:立功贖罪,爭取從寬處罰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受外界因素影響,若能夠及時抓住立功贖罪的機會,則有可能減輕甚至免除處罰。如果是犯罪分子重大立功表現又有自首情節的,甚至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明白如何幫助孩子立功贖罪,非常重要。
只要達到了立案的條件以后是要立案的。法律不能兒戲,法律規定要立案的案件必須要立案,這不僅是對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同時也是司法公平公正的需要。立案與否在于的是法律的規定,達到條件就要立案。
用人單位錄用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違法嗎?
未成年人在學校受到傷害該怎么辦
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