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我國法律明文規定的犯罪之一,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這個罪名并不是特別的清楚,那么,什么情況下才會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了?關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問題,律霸小編下文做了解答,供大家閱讀。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非法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構成要件主要有: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制度和信貸秩序;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眾存款。所謂存款是指存款人將資金存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種經濟活動。
二、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1、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即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吸收公眾存款資質的個人或法人吸收公眾存款,另一種是具有吸收公眾存款資質的法人采用違法的方法吸收存款。
2、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即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相同,即都是還本付息的活動。
“非法”一般表現為主體不合法(主體不具有吸收存款的資格)或者行為方式、內容不合法(如擅自提高利率吸收存款)。具體表現為:
(1)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吸收存款人徑直在當場交付存款人或儲戶的存單上開出高于央行法定利率的利率數來。因而此種方式又可簡稱為“帳面上有反映”方式;
(2)以變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是指吸收存款人雖未在開付出去的存單上直接提高存款利率,但卻通過存款之際先行扣付、或允諾事后一次性地給付或許以其他物質、經濟利益好處的方式來招攬存款,此種方式,又可簡稱為“帳面上無反映”方式;
(3)依法無資格從事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本罪是行為犯,行為人只要實施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即便構成本罪既遂。
“公眾”是指不特定對象,包括不特定的個人與不特定的單位。至于非法吸收某一單位內部成員的存款的行為能否成立本罪,則應通過考察單位成員的數量、吸收方法等因素,判斷是否面對不特定對象吸收存款。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已滿16周歲,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這里的單位,既可以是可以經營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商業銀行等銀行金融機構,也可以是不能經營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還可以是其他非金融機構。
四、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明知自己不具有吸收存款的資格或者吸收存款的方式、內容不合法,明知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會發生擾亂金融秩序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行為人主觀上必須不具有不法所有不特定對象資金的意圖。
由上文可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最大的特征就是行為人向社會不特定的公眾吸收存款的行為,因此,要是向特定的人借錢,則不會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要是你對此有任何的疑問,不妨來電咨詢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獲得解答。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立案標準
2018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量刑標準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銷不肯補償員工怎么辦
2020-11-20律師事務所異地提供法律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1-03-09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